【本報台北訊】陳水扁總統「興揚之旅」,訪問利比亞,使台利關係增溫,除中油將到利國進行石油探勘外,經濟部也擬修改戰略性高科技貨品出口規定,解除對利比亞高科技敏感貨品出口管制;不過,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指出,要解除對利比亞戰略物管制,須和美國磋商。
為了回報利比亞對台灣的支持,以及加強台利經貿關係,國貿局最近將檢討「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制辦法」,解除對利比亞的出口管制,未來包括精密機械、化學物質、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將可輸往利比亞。
但為配合美國反恐和高科技管制,經濟部根據「貿易法」制定了「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辦法」,將中國大陸及被美國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流氓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北韓、古巴、蘇丹和敘利亞列為高科技貨品出口的管制地區。
凡是「瓦聖那協議清單」及「防止擴散清單」,其最終用途或最終使用者有可能供作生產、發展核子、生化、飛彈等軍事武器用途輸出貨品,都不能輸往被列管的地區。
為了加強和回教國家的關係,經濟部不排除放寬對中東的管制。官員表示,利比亞領導人格達費之子賽義夫,今年初來台時,台利雙方認為除了石油外,尚有很多合作機會,且兩國也將互設代表處,再加上美國又和利國復交,不僅利比亞,中東其他國家只要對台灣友好,政府沒有理由拒絕和這些國家發展經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