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長胡志強和台中縣長黃仲生,昨出席中興大學「縣市合併升格與ECFA對大台中影響」研討會致詞,遭兩名大學生嗆聲,要胡志強不要政令宣導,不要當台奸。
胡市長要求學生先聽他講完,但學生說「你講完就走了,不會聽我講」,此時工作人員上前制止,胡、黃兩人致詞結束離去,但學生追出去大喊「賣台奸」,與工作人員拉扯時,其中一名學生身上掉出一把美工刀,有媒體說是「預藏」,同行抗議的學生則說,這名學生平日因為工作需要,身上都帶著美工刀,警方偵訊時,這名學生也是這麼說。
表達不滿 應循正常管道
這件事可從兩方面來探討。首先,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學生有抗議胡志強的言論自由,不過,胡志強也有表達自己意見的自由,這名學生的錯誤,重點不在是不是帶美工刀,而是抗議方式,讓情緒凌駕理性,衝動行事。
如果認為對方觀點不對,可以透過言詞或辯論向對方表達自己想法,大可等演講者說完後,再對演講者觀點提出質疑。
再深一層想,這名情緒激憤的抗議大學生,不就是台灣社會的縮影嗎?每當台灣有重要的公共議題時,正反兩方常無法以理性態度討論、協商,總是走上爭個你死我活的二元對抗,且把和自己不同立場者妖魔化。
一個社會或議題永遠會有正反兩派意見,如果兩派讓情緒凌駕理性討論,就算訴諸投票,輸的一方還是不肯服從,說好聽是抗議,說難聽就是鬧場、癱瘓議事,使國家空轉、內耗,一事無成。
民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人民投票所得的結果,就是政治、政策立場的選邊,取得政權的人有權推動所認可的公共政策,反對方只能以爭取民意,以選票取得下次執政權,推動自己的提案,不是用鬧的,更不是癱瘓國家機器運轉,來彰顯自己的主張。
但台灣兩大政黨卻都做出了不好的示範,上行下效,於是各自的支持者都有一群情緒激烈,恨不得將相反立場者置於死地。
如果台灣不能建立理性對話的空間,討論重大公共議題,永遠以情緒對抗取代理性辯論,那麼不但國家會持續空轉,未來恐怕會出現更多以激烈手段抗議的民眾。
表達言論很好,抗議以表達不滿也很好,為政者得有雅量接受,抗議者也應有最基本的人權法治觀念,不要做出逾越分際的事。
媒體審判 自律勿成亂源
其次是學生帶有美工刀,當時真相尚未釐清,但媒體即時報導,卻以有罪推論方式認定學生「預藏」美工刀,有未審先判之嫌,實在不妥,若據制伏該名學生的校方人員表示,是在拉扯時發現美工刀掉落出來,而電視新聞畫面也看不出學生亮出美工刀。
媒體報導應該盡可能客觀,不帶價值判斷地描述事件發生經過,而不是踩著某種道德判斷對事件、人物作出判決,更不能羼雜挑釁煽動的言論,台灣的媒體也須自律,不要成為亂源。
任謙(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