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來形同驛旅,人間往來具是過客,不過許多人終其一生,卻感到被釘在某個定位,無法移動了。而異域旅行之於心靈,無非是讓身心能夠自在流動,到一個新境界吧!
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萬人迷的男星喬治克隆尼一臉落寞,事前就直言他在《型男飛行日誌》影片中,雖因表現傑出而被題名最佳男主角,卻絕不會因此而獲得該獎。
為何喬治克隆尼鐵口直斷自言必敗?想係因「 型」片是好萊塢在金融海嘯後,第一部針對資本主義剝削員工的社會、和違反人性善良的職場競爭法則,提出探索、質疑的影片。克隆尼在片中飾演一位一年有三百天,都耗在飛行和旅程上的裁員通知專家;當個資本家閻王的小鬼,有他的無奈和悲憫,而在行旅匆匆中想要覓得人生伴侶,只有茍且的機會,談何求一個安定家庭的餘地。本片企圖從根本謬誤處搖撼資本主義,在金權鋪地的好萊塢敗北,稱得上雖敗猶榮。
如果挑一個高度來看,生命本來形同驛旅,人間往來具是過客,不過許多人終其一生,卻感到被釘在某個定位,無法移動了。
人生這段過程假使一直圈在自己生長的地方,隨著季節更移徐徐展開, 就是在漸漸長大、為稻梁謀的過程裡,成長、成人、成家、成人父母,又漸漸老去,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完了理所當然的一生。像這樣安然的人生,究竟是個幸運,還是個缺憾?許多朋友只要能力所及,無不期望在有生之年能去一趟心嚮往之的某個世界一角,親身體驗一下不一樣的感覺,異域旅行之於心靈,無非是讓身心能夠自在流動,到一個新境界吧!
其實能找到當心靈流動時,所帶來的新鮮與悸動的感覺,這本身就形同身心靈的再充電,你心中若能有這分空間,身體能載你奔向新境、靈神再度敏銳起來,就是一分生命的幸運。
如果行旅只是些制式的複合,和一成不變的工作,會不會所有的新奇都變調成老套了?再好玩的事一再重複,厭倦就席捲心思,心靈停頓,拒絕再度感受,就像要指令你的電腦儲存一個已經存過的舊檔時,那個提醒「你真的要多此一舉再存一遍嗎?」的對話框,會在你的腦海裡提醒又提醒你。
難怪克隆尼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紅毯上,那樣自豪的反問紅毯主持人,「你難道不覺得,沒人比我更適合演這個角色嗎」?正如同「型」片男主角,他的時間除了拍片,大部分都耗在飛行旅途和旅館裡了。而反觀現實世界裡,雖然手挽美麗女伴,卻始終無緣步入屬於自己真正的家庭,就算擁有全世界女性崇拜,看遍美景,住宿豪華飯店, 他心裡應該仍沒有那分屬於家庭的靜定。沒有靜下來的襯托,沒有等他歸來的妻子、兒女,那分心靈流動,何所歸?為第八藝術犧牲如此,在繁華看盡之際,能不落寞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