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談「四和」 港大千人聆聽

李雲霞 |2010.03.15
229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李雲霞香港報導】甫獲香港大學頒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的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十二日再度應邀至香大陸佑堂演講談「四和」———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前香港律政司司長梁愛詩、港大校外進修學部院長李焯芬教授、港大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淨因法師、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童元方,以及港大師生千餘人聆聽。

香港大學校長徐立之感謝星雲大師能出席香大第一百八十二屆學位頒受典禮,表達該校對大師在教育、宗教和慈善貢獻的敬意;同時也感謝大師在言行、思維上給予全球人民的啟發,引領大家走向和平、公益和仁愛的世界,並思考生活與生命的真義。

我是出「家」,沒有「家」。講演開始,大師幽默感謝各方繆讚他為教育家、公益家、作家,自謙自己的講話實在不算什麼。

大師表示,「和」是現代普世價值,是世間最可貴的,擁有金錢、財富、感情,沒有「和」,總是人生的不足。百年前畢業於港大的孫逸仙倡導「三民主義」,二千五百年前佛陀以「六和敬」建立僧團精神,在全球追求和平、和諧的時代,大師提出社會的「四和主義」。

家庭和順/

互相讚美 珍惜緣分

大師說,家庭是人類社會的基礎,無論是大家庭或小家庭,和順最重要,並以「有掌聲才有兩條腿吃」、「小狗汪汪叫」等故事,說明家庭份子想法不盡相同,要不吝惜給予讚美、鼓勵、尊重,尤其夫妻間的「我愛你」,是一生一世講不厭的,能夠促進彼此感情;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愛心不變,珍惜緣分,以歡喜心營造家庭氣氛。

人我和敬/

態度謙虛 講求道義

談到「人我和敬」,大師認為,除了家庭外,人還有朋友、同事、社區、同鄉各種人我關係,難免會有矛盾、衝突,要和敬才能產生歡喜。為人服務、態度謙虛,學習吃虧,給予他人利益,誠心對別人讚美,都能增加人我緣分,贏得別人尊重,獲得很多好友。

人與人往來不是只有利益、金錢,還有道義,甚至還有超越的法情友愛,才能共長久。不管自己扮演什麼角色,「尊敬人」是立身處世成功必要的條件。(以上圖片提供/佛香講堂)

社會和諧/

各行合作 國家進步

對於「社會和諧」,大師舉例,好比五官長得不同,但和諧就很美;穿衣服各有顏色,和諧就很漂亮;腸胃和諧,身體就健康;二部合唱、四部合唱,和諧就好聽;舞蹈時,手腳和諧就好看;一桌菜有酸甜苦辣,和諧就好吃;士農工商,通力合作,社會國家才會進步。

社會和諧,人生才美,同時以「和諧老人」故事說明,只要有「和諧」,財富、成功、平安就會跟著來。

世界和平/

慈悲無我 皆大歡喜

至於「世界和平」,大師表示,世界上種族、國家、宗教之多,思想複雜、人心不同,和平談何容易。但以佛教來看,能以「無我」、「慈悲」來實踐,把「我」融到大眾裡,與大我共存、共有、共榮就是「無我」,人類能做一個「共生的地球人」,和平一定可以達到。

和平最可貴,像海峽兩岸,和平才能雙贏;人世間平等,就容易和平,皆大歡喜就是和平之道。

最後,大師以香港多元、包容的社會形態,對各種人士、文化、語言的接受程度,讚美香港人自尊自重,有活力、有生命力,香港人對未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任重道遠,人人要像「東方之珠」一樣放光,普利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