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新銳顧問、中國金融代言人 朱民撰文20噸 摸透各國金融

 |2010.03.14
375觀看次
字級

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也跟著水漲船高,日前成為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顧問。IMF總裁史特勞斯‧卡恩說,IMF十分需要像朱民這樣具有豐富市場經驗的金融專家,此外,選擇中國人出任他的特別顧問,也代表中國經濟實力的大幅增強。

繼林毅夫出任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後,又一位中國經濟學家出任國際金融機構要職。但朱民是何許人?也許台灣知道他的人不多,但能成為「新金融中國」的代表人物,朱民有著一般人沒有的特殊履歷。

出身世銀

銀行重組一肩扛下

一九八二年,朱民畢業於復旦大學,成為上海市體改委的公務員。很少有人知道,那段時間他曾擔任過前海協會長汪道涵的秘書。

朱民一九八五年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學位,以及美國約翰

‧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博士學位。這段期間,他曾向保羅‧伏克爾(Paul Volcker)學習;伏克爾來頭不小,曾在美國總統雷根任內擔任聯準會主席,目前還是歐巴馬的經濟顧問。

博士畢業後,朱民先進入世界銀行,幾年後他回國落腳中國銀行,不久便獲得大展拳腳的機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中行香港重組上市計畫,朱民擔任計畫主任。

但這個任務遠比想像中的困難,因為中行香港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機構,不但牽涉多國法令,各國規定也極為繁瑣,光最後成文的文件「就有二十多噸」,事情一忙,他與中行伙伴曹遠征常常就是三天三夜沒合眼,「二十噸文件,每個標點符號你都要過目,還不能出錯,你能想像嗎?」

但也正是因為這次重大挑戰,朱民摸清了不同國家的金融法規。不僅如此,二○○二年全球經濟低迷,股市動盪,很多人對於中行香港的重組和上市並不樂觀,但最後朱民仍舊成功完成不良資產剝離與重組的工作,比深陷金融危機的美國早了整整五年。這無疑為朱民後來的成功加了分。

二○○六年,朱民升任中行副行長,主管財務、內控、法律、戰略和研究等業務。

反對投機

銀行家卻提倡道德

金融風暴爆發後,他在多個場合,分別用中、英文發表演講,反覆闡述金融衍生工具過度氾濫的危害,極力主張「去槓桿化」。他熟悉國際貨幣體系、英文熟練、又曾在國有在銀行和中國央行高層工作過,沒人比朱民更能代表金融中國的形象。此時也開始有國際媒體稱他「實幹家+銀行家」、「中國崛起的保送生」、「中國聲音的金融代言人」。

但早在此次危機爆發前,他對全球經濟的「過度金融化」已提出預警。金融危機爆發後,他帶領中行的研究團隊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改變未來的金融危機》,對信貸問題及全球金融問題進行完整分析和論述,並預言後危機時代的世界格局。隨後,中國經濟正如他所說的,「呈V形反彈」。

談金融問題,身為銀行家的朱民,更與眾不同地注意金融界的道德責任。他曾譯註《窮人的誠信—第二代格萊民銀行的故事》,這本由二○○六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小額信貸之父尤努斯親筆推介的書,詳細介紹銀行家如何幫助窮人、縮小貧富差距。在這本書的序言中朱民談到金融風暴,他把人文道德放在專業概念之前,並寫下:「當我們在無數個激動的不眠之夜、終於在最後一行文字畫上句號時,我們都經受了一次人文道德、銀行服務和管理理念的洗禮。」

海派基因

敢言獨到不忘幽默

儘管朱民有海外工作經驗,又熟悉國際金融事務,這位中國銀行業的高層給人的第一印象,正是「一點也不像國有銀行的副行長」。「敢言、見解獨到」,是外界對經濟學家朱民的溢美之辭,而在中行內部,「業務能力強,為人和藹」,則是下屬上司對他的評價。那些熟悉他的人呢,則認為朱民身上有一種明顯的「海派基因」,他的母親是上海人,海派性格和特有的幽默感,明顯體現在他的言談舉止上。

在二○○七年末的一次論壇上,當看到很多記者圍著經濟學家謝國忠時,朱民曾當面打趣地說,「謝國忠啊,你現在的『粉絲』很多啊!」

在當天論壇上,當他講話超過時間、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提醒他時,朱民則回應說,「因為這個事情太重要了,就讓我浪漫一下吧!」全場所有人都笑了。

在去年夏季達沃斯某次分論壇上,主持人英國《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以「經濟學家」身價介紹朱民出場時,朱民幽默地回應,「謝謝馬丁沒稱呼我為銀行家,現在經濟學家比銀行家的聲譽好多了。」全場又是一陣笑聲。

建言獻策

老外、國人大家愛

這兩年,朱民常以經濟學家身分出席各種金融論壇,對國際金融形勢和相關問題發表評論、建言獻策。路透一位資深駐華記者說:「朱民在國際金融界的聲望很高,我們認為他在中國金融界中相當務實,敢提出一些尖銳的問題。」

除了老外,自家人也很挺他,「他知道老外一些背後的想法,所以才能夠爭取到利益。」中國銀行一位職員就說,朱民的業務能力和處理國際事務的技巧,大家有目共睹。

正如行內人士曾評論,「中國正學著用高盛模式,從國有金融機構裡,選拔出具有開闊眼界和實幹能力的金融家,送入國際金融與政界以參與決策,並進一步擴大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的話語權,進而構築基礎。」想當然,朱民等人正是其中的開路先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