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公務員品格與操守,公務員保訓會副主委李嵩賢說,文官培訓擬從經典文學取經,著重價值與倫理觀養成,過去高考錄取人員在文官培訓所要上四周課程,未來將延長為五周,多出來的時間用在加強倫理、品德訓練。
筆者認為,政府考量公務員倫理與品格訓練固然值得肯定,但品格教育的養成,並非靠一周課程就可達成,應從小培養,除了對公務員的訓練,政府更應正視品格教育的養成環境。
自從國小教科書改為九年一貫、一綱多本後,對學子的養成教育只偏重知識培養,忽略了倫理道德,過往小學生的「生活與倫理」,強調簡單卻必要的生活常規,例如待人有禮貌、與同學相親相愛,及忠孝、仁義、誠實、守信、尊師重道等故事,都能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品格與操守觀念。
如今因忽略品格教育,造成價值觀嚴重扭曲,無怪乎大學生上課打瞌睡、不用心,公務員濫權違法,政黨為私利爭得你死我活,完全遺忘成立政黨為民謀福的理想,社會各階層也多以「錢」與「權」,作為成就的目標,難怪台灣愈來愈向下沉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謂「道」,就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即品格教育的養成,是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有了良好的品格,才能運用學習到的知識,亦即「業」。
如今中國大陸認為品格教育重要,雷厲風行恢復中華道統,崇尚傳統倫理價值,以提升人民素質,有關當局也應正視,從根本做起,全面強化品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