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婦女節,行政院長吳敦義前一陣子談到兒童節放假時說,要尊重婦女,不排除婦女節也恢復放假,然而台灣婦女的地位卻是被打壓的。
大家都以為台灣已是兩性平等的國家,許多父母認為生男生女都好,但實際上,台灣的男女出生比例不均衡,顯示普遍仍有重男輕女現象,而且將隨著少子化日益惡化。
此外,據萬事達卡最近的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婦女在亞太地區的自信地位是倒數第二(僅高於向來男尊女卑的日本),同工不同酬情況嚴重,在同樣條件下,女性平均只有男性八成薪水。
政府對以女性為主的工作,也沒有照顧。「家事服務法」的立法至今仍懸宕,還有三十萬以上的家事服務業勞工無法可管,連七天一休都不可得,本地看護工還有同事可以代班,喘一口氣,外籍看護工卻經常性地全年無休,日前才有越南籍看護不堪雇主虐待而逃出,這不光是台灣婦權之恥,更是台灣人權之恥。
無法保障勞工的工作權,不但體制大有問題,而且台灣進入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未來看護工作的人力減少,而需求增加,勢必得高度仰賴外籍移工。
如果政府不能保障外籍移工的基本工作權,默許雇主虐待,汙名一旦遠傳,恐怕願意來台灣的外籍移工日少,更別說台灣想加入東協組織,因為歧視來自東協的外籍移工,這些國家又怎麼會樂意接納我們?
台灣的女性(無論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從出生權到工作權都嚴重被打壓,日常生活也充斥許多歧視,例如,公共空間的女廁數量遠遠不足,大多數公廁是男女數量一樣多,但女性如廁時間較長,結果經常造成女廁常大排長龍,男廁卻空空如也。
另外,職場性騷擾問題,電視媒體開黃腔、散布貶抑女性言論等,也很嚴重。
如果政府不能從體制的設計著手幫助女性,光是婦女節放假,又算什麼尊重女性?我相信,台灣婦女寧願不要放這一天假,只希望有更平等的社會生活,例如同工同酬、沒有職場性騷擾、家庭看護可以休假等,政府對兩性平權要努力的還很多,不要以為放假一天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