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剛過,許多人都趕在寺院舉辦上燈法會前,供上今年的光明燈,祈求諸佛菩薩護佑,新的一年光明充滿,所求如意。有的人還會刻意地找尋自己所點的那盞燈在哪裡,其實是不需要的,因為供養光明燈,重點是在光明而不在燈;所以不管燈點在哪裡,都是以供佛光明的功德,回向前程光明、智慧早開。
佛教是重視智慧的宗教,而且常常用月光來比喻智慧,就像今天課文中,佛陀把內心沒有貪瞋痴的狀態,比喻為十五的明月,並說「心中圓滿的明月,比天空的月圓更重要」。這裡所說的明月,指的就是照破愚痴生死之暗的智慧之光啊!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證悟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也就是說,心中的明月人人皆有,只是太多妄想執著的烏雲障蔽了月光,所以無法顯現罷了。
說到用月光比喻智慧,讓我想起良寬禪師。良寬禪師出生於日本江戶時代,距離現在大約二、三百年前,原本是國上寺的住持,退隱之後居住在深山裡的五合庵,過著清貧的生活。
有一天,良寬禪師踏著月光從外面回來,正好遇到小偷光顧他的茅盧,當然小偷很快就發現這家主人比他還窮。良寬禪師推門而入,對著不知所措的小偷說:「你也許不遠千里來到這個深山裡,我實在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如果你不嫌棄,我外出的這件法衣,就當是禮物送給你吧!」小偷大概被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抓起衣服拔腿就跑,良寬禪師望著小偷倉惶而逃的背影,說了一段話:「可惜,我不能將這美好的月光送給你。」
偷兒可以偷去世間的財寶,但山河大地、明月清風,又哪裡能偷得走呢!一旦心中真能見到自信光明,這種智慧之光又豈是外力所能竊取的呢?良寬禪師遺憾沒能送給偷兒的,應該就是這份智慧之光吧!
話說回來,課文裡另一段重點是:「眾生在五濁惡世的瀑流中,要找到正確的方向,首先要有戒定慧三學,有了戒定慧做為調心的助緣,自然可以出離欲海。」誠如斯言,佛教修學的德目雖然很多,但是總括而言,不出戒定慧三無漏學。此三無漏學是佛法的實踐綱領,也是我們佛弟子必修的功課。
戒是守護我們的準繩,定是內心安定的力量,慧是照亮前途的明燈。走在人生這條路上,保險起見,建議您點亮戒、定、慧這三盞光明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