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生署確定要調整健保費聲中,爆發署立醫院醫師涉嫌與醫療器材公司勾結,浮報逾四十名病患手術,詐領健保費、抽佣A病患約近三百萬元,而被約談。
類似此種利用病患無知,或詐領保費的劣行,一直在各醫療院所發生,難道健康也是種金錢遊戲嗎?
國內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加上職場競爭激烈,以及國人飲食西化,醫療需求大增,也有器材自費的需求,而這些有無必要,是否要購買自費醫療產品,醫師的建議是關鍵因素。
也就是說,若遇到不肖醫療人員,除非病患肯多跑醫療院所,徵詢其他醫師意見,否則就成了冤大頭,這種專業的不對等,使病患成為羔羊。
除了醫德不敵現實的拜金文化,衛生署更須檢討何以目前的制度,卻無法及早發現浮報、詐領,監察院昨天就針對稽查詐領健保不力,對健保局提出糾正。
健保局至今沒有建立完備的醫療費用審查監控機制,無法杜絕弊端,衛生署必須確實查明原因,並盡速建置機制,以收嚇阻之效,否則就算經由法治把不肖醫護人員揪出,但對已受傷害的病患而言,這種正義沒有意義。
醫德不是只有不貪取病患、健保的錢,也要透過專業清除害群之馬,及保障病患權益,若連這個都做不到,醫德永遠如天邊浮雲。
項城(北縣新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