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據教育部統計,上學年約一萬名大專生因經濟因素休學,較前一學年增加三百七十七人。
雖然教部官員輕鬆地說,經濟困難的學生可向學校申請就學貸款或補助、工讀機會,可是,助學貸款表面上解決學生目前籌學費壓力和困境,但畢業後,負債重擔壓碎不少學生的未來夢,而且教育部助學貸款方案限制多如牛毛,失業認定及申請程序也是如此。
另外,校內工讀機會少之又少,缺額擠破頭,而且每周工讀時數有限制,時薪僅七、八十元,每人每月最多賺兩千至三千元,對生活不寬裕的學生幫助有限。
其實,真正問題在於學雜費不合理,目前貧富M型化、城鄉差距大,但是學雜費名目繁多,不但費用高,而且讓人質疑真有用到學生身上?政府助學貸款只是一時,畢業還沒「圓夢」先成「欠債人生」夢魘,還完貸款前就先被壓垮,教育部與其推動貸款圓夢計畫,不如檢討學雜費比浮動油價還不合理的亂象。
古志誠(北市/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