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年甲午中日戰爭以後,李鴻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遭到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抗議和反對,致使他從仕途的頂峰上跌落下來,先後失去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寶座,閒居在北京東安門外的賢良寺內。
慈禧太后念他過去的功勞,決定讓他出訪歐美。於是,李鴻章在晚年進行了一次環球的輕鬆訪問。
李鴻章這次出訪,於一八九六年三月十八日離開上海,十月三日回到天津,歷時一百九十天。
期間,經過四大洲,橫渡三大洋,水陸行程九萬多里,遍訪歐美八個國家,尤其是訪問了當時歐美五大強國,可以說他是清代大臣中,第一個進行環球訪問的人。
一八九六年六月十三日,李鴻章乘火車前往德國進行訪問,下榻於柏林豪華的凱撒大旅館。德國方面殷勤款待,甚至連李鴻章常吸的雪茄、常聽畫眉鳥,也「陳於几而懸於籠」。寢室牆壁上,高懸照片,左邊是李鴻章,右邊是德國前首相俾斯麥。
隔天六月十四日,他前往皇宮晉見德皇威廉二世,呈遞國書,並致頌詞,對德國歸還遼東、幫助中國訓練軍隊、購械鑄船表示感謝。
十五日,李鴻章應德皇之邀,到行宮參加國宴,隨後德皇請他參觀德國軍隊。
德國政府還特別建議李鴻章到醫院拍X光照片檢查身體。因為一八九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李鴻章在日本馬關參加中日兩國談判之際,被日本刺客小山豐太郎暗槍擊中左頰,血染官服,當場昏厥過去。
李鴻章的傷口在左眼下一寸的位置,這顆子彈對李鴻章眼睛的正常工作無害,會診的醫生擔心如果貿然開刀,會危及已經七十幾歲的李鴻章的性命,所以未施手術取出彈頭。
經旁人的勸告,李鴻章接受了X光機對他受傷的頭部照相,親眼在一張膠片上看見了日本製造的鉛彈,以何種姿勢鑲嵌在他左眼下的骨頭上。
李鴻章對此新檢查術感到十分稀奇,稱之為「照骨術」。李鴻章是在X光機被發明後僅七個月就體驗了此種新技術,成為拍X光片的第一個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