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奇觀】發聲發威的尾巴

段軍文 |2010.03.03
726觀看次
字級

響尾蛇種類較多,體長一般一至一‧五公尺,是一類毒性很強的蛇。牠們的尾巴雖然與其他蛇類不同,但也不是生下來就具備音響器。剛孵化出來的響尾蛇,尾巴的末端很像鈕扣,必須蛻皮才能生長,每蛻一層皮,尾部就會留下一條角質環,因此成年的響尾蛇尾巴末端有一串角質環,便是多次蛻皮後殘留下來的角質化表皮。

這種角質化表皮圍成了一個空腔,空腔內又由角質化表皮隔成兩個環狀空泡,也就是兩個空氣振動器,當響尾蛇的尾部一晃動,在空泡內便形成了一股氣流,隨著氣流一進一出地往返振動,空泡就發出「嘎啦、嘎啦」的響聲。

響尾蛇尾部擺動的頻率為每秒四十至六十次,發出的聲音最響時,在三十公尺以外也能聽到,周圍的一些動物聽到這種聲音時,往往嚇得拔腿就逃。也有科學家認為,響尾蛇發出的聲音有點像溪流似的水聲,用來引誘口渴的小動物,也是一種捕食的方法。

海獺的尾巴除是出色的警告器外,還是水中划行和築堤的工具。海獺十分靈敏,當牠發覺敵獸襲擊時,就會發出「警告」,用扁平的尾巴猛擊水面,打得水面←啪作響,於是牠的伙伴就會立即潛逃得無影無蹤。

臭鼬同樣也會用牠的尾巴當作警告器,但牠所警告的是敵方而不是同類。如果有人見到臭鼬的尾巴往背部捲曲成弓形的姿勢,就該識相一點,趕快避開,否則,牠的肛門腺分泌出臭液散發的惡臭會令你昏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