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要來臨了,每年這時,人們喝起雄黃酒,就必然想起那個神話故事裏的白蛇。然而今年在大陸卻無端起了一陣風波,原因就是中央電視臺正在熱播的改編神話故事白蛇傳連續劇的情節,法海被描寫得像是翻滾於情海的和尚。
說起來,神話故事改編也無可厚非,既然不是事實,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情節自然可以隨意增減,只要沒有侵犯版權的問題,有時候還可鼓勵創作自由。然而,這部電視劇的改編卻遭到了很多觀眾的非議,不同年齡層的批評排山倒海而來。
大家都知道,神話故事白蛇傳之所以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是因為故事裡的白娘子,對愛情忠貞不渝,對封建壓迫的反抗,以及追求自由所表現的勇氣。有這個千古受讚美的情操,才能跨越時空,流傳不止。然而,改編後的故事竟是法海戀慕白娘子,因而參與愛情爭奪戰,對白娘子緊追不捨,竭盡打壓之能事。
我本人對追求愛情的人們是讚賞的,對佛教的轉小愛於大愛更是敬佩得五體投地,但這兩者間,兩性愛情和宗教情操之間,有相斥和相融之處。
我認為,法海不但是神話故事裡降妖捉魔的大師,還是佛教修養境界的一個代表,被改編成貪愛的和尚,簡直就是對佛教的誣蔑!可我的一位朋友提出另一個觀點,他說佛教強調眾生都可能成佛,在修練的過程只能面對境界,即便法海被改寫成另一種風貌,也是人性使然,從小愛出發再走向大愛的過程,觀眾或許不該執著於一個情節。
再說,在市場導向的潮浪裡,白蛇傳故事的改寫就是在迎合世人愛欲情仇的好奇,也許鎮江的金山寺不久就會出現觀光熱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