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一項研究顯示,患有尿毒症病人的親屬與配偶罹患腎臟病的風險,比一般人增加二點六倍及二點八倍,醫師呼籲患者親人及配偶應加強篩檢。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哲嘉指出,台灣尿毒症須長期透析洗腎約五萬人,居世界排名之首。他說,引發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高尿酸及代謝症候群等。高醫內科團隊近來積極進行慢性腎臟病篩檢與相關危險因子分析研究。
研究對象年齡約四十歲至五十歲、婚齡約二十年至三十年。研究發現,以微蛋白尿或腎絲球濾過率小於每分鐘六十毫升(ml)定義為慢性腎臟病;結果血液透析病人的家屬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性約比一般人高二點六倍,此顯示腎臟病在近親家族中有群聚的現象。
另,研究還顯示,與尿毒症病人無血緣關係,但生活居住在一起多年的配偶,其罹患腎臟病風險是一般人的二點八倍。蔡哲嘉說,這個研究顯示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都是扮演引發腎臟病的重要關鍵角色。
高醫衛教師蕭仕敏建議,腎臟保健應遵循三少、三多、五不一沒有,即少鹽、少油、少糖;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介紹及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沒鮪魚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