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每年出生的嬰兒數僅二十多萬名,所以謹記老祖母時代「月子裡最容易調養身體」的教誨,每位新手媽媽莫不小心應對「坐月子」的大事。
讓體質整個改善,快速恢復體力,回到原有的身材,甚至比過去的體裁比例更佳,是每個媽媽最大的心願。據坐月子專家丘豐英建議,產後的行動原則應避免過度勞累,同時也最好不要用力抱起嬰兒,更不可以彎腰替寶貝洗澡,以免留下腰酸背痛的後遺症。
丘豐英說,坐月子非常重視靜養,「避免太過勞累」為首要原則。但是為了避免身材因而「定型」走樣,適度運動還是必要的功課,所以坐月子中的媽媽,不妨在床上休息時做一些產後運動、或綁束腹帶等,絕對有助於回復產前身材。
再者,產後最重要的工作,除了安下心來,盡情的吃和睡,讓全身的機能迅速恢復外,最好不要提拿重物、抱小孩,否則極易造成內臟下垂、體裁變型。況且,新生的嬰兒其骨骼、內臟均尚未發育完全,最好還是盡量讓寶寶睡覺,常抱寶寶只會對他造成不良影響。至於餵奶時,也要側躺在床上,將嬰兒放於身側讓他吸奶,但要注意不要堵住嬰兒的鼻子,以免窒息。
此外,最好在產前就先安排好照顧小嬰兒的人選,產婦在坐月子期間絕不可以彎著腰替小寶貝洗澡,如果勉強為之,那麼產後腰酸背痛及手腳酸麻的現象必定隨之而來。
或許有人會問:產後運動使時可以開始進行?答案是:順產者約兩天後便可逐步開始運動,剖腹產則需等傷口完全癒合才開始,一般建議是六周之後才可進行劇烈運動,至於產後溫和的伸展運動,則以醫師建議時間且不引起傷口疼痛為原則,以免傷口迸裂。
產後運動的目的,除了可促進骨盆底、子宮復舊;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靜脈炎;促進腸蠕動,增進食慾及預防便秘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增強腹肌張力,恢復原有身材。
運動時,應先先解小便,躺在硬板床上。次數由少漸多,不要太勉強或太累,做完運動應適量休息。最好早晨或晚上按時施行,需每天做到產後兩個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