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據教育部統計,九十八學年度大專校院招生缺額逼近七萬人,平均缺額率首度超過兩成,創歷年新高;也因招生缺額擴大,去年全國一百六十四所大專校院中,有五十四校教師員額因資遣、遇缺不補而減少。
筆者認為,大學師資與高等教育發展息息相關,亦可反映教育品質優劣,值得關注。
首先,師資良寙影響的不止是大學教育品質,甚至影響國家競爭力。大學是聯合各世代,一同對學問作富於想像的思考,以維持知識和生活熱情的聯繫,所以,知識是從師生互動中被激發,也代表兩代間的文化傳承與創新,所以,大學是否有良好的師資,也影響國家的競爭力。
其次,我國欲推動大學教師「彈性薪資」方案,鬆綁大學教師待遇,這對高等教育發展是好事,也符合世界趨勢,但此同時,大學不斷擴張的結果,卻使得一些排名後面的大學,不僅員額凍結,甚至資遣過剩師資,兩相對比似乎有一點諷刺。
再者,台大優良導師直言台大學生愈來愈脆弱,大多數的台大學生,找不到人生方向;他們關心學生、注意學生發展,這使我更深信,如果有好的老師,不僅在學術研究能成為學生榜樣外,更能在為人處事作為學生表率。
筆者建議,對遭資遣的大學教師應盡速協助輔導至其他大學任教,避免人才浪費,並將大學分類,尤其不應把所有學校用研究型大學方式評鑑,對有意發展教學型的大學,給予較多的師資補助,讓大學生可有更多機會向老師學習、請益。
陳志彬(台北市/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