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中油的經營能力與企業責任

 |2010.02.23
1272觀看次
字級

發生在農曆年前的中油溢收空汙費問題,又有新說法。經濟部和中油說,經過精算,中油的油價只有少、沒有多。也就是說,年前中油連降三波其實是額外回饋消費者,社會大眾別再吵了。然而,掌握國家油價定位的國營事業面對溢收問題,說法一變再變,始終讓社會大眾摸不清頭緒,這種態度實在讓人懷疑其危機處理與經營能力。

中油這波史上連三降之舉,是被媒體踢爆,但之前已經有監委糾正中油購油成本沒有充份反映匯率差異,因此多收了消費者七十五億之多,遠超過因空汙費溢收的二十五億。再加上隨油徵收的石油基金超收二十九億,三項加總,中油超收金額已經高達一百三十億。這麼一大筆錢,到底是怎麼多收的、為何多收、如何善後,中油始終沒有說清楚。這其中顯示的問題重重,已經不是降幾毛錢所能徹底解決。

第一,如果照經濟部和中油最新說法,中油是按較低的「名目稅費」定價,不是較高的「實際稅費」定價,消費者其實占了便宜,中油反而少收了。那麼,為什麼媒體踢爆多收錢的第一時間,中油不能馬上提出完整數據說明,而要等過了一個年,才委屈的說自己其實長期少收油價?不過一百多億的「帳」,在中油全年營業額中是九牛一毛,但竟然要花近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弄清楚,中油那麼多財務、會計人員,平常到底在做什麼?面對外界強烈質疑,都要「跨年」才能提出對自己較有利的說法,對外購油面臨更複雜的國際商務談判時,我們能相信中油能及時反應、做出對國家最有利的決定嗎?

其次,如果溢收空汙費爭議第一次出現時,中油還沒弄清楚狀況,就忙不迭的連降三波,形同造成國庫損失,這個責任,要由誰來承擔

?中油是重要國營事業,油價訂定影響全國物價漲跌,不能有絲毫馬虎。但有關購油成本資訊,中油始終以「機密」視之,連監委查帳,中油都婉拒提供,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如今又自行承認,油價訂定因素之一的稅費部分有不同標準,其中究竟還有多少足以影響終端油價的「玄機」,更令人好奇。

與亞洲鄰國相較,台灣的油價偏低,這是政府考慮物價穩定的宏觀調控做法之一,多年來對中油造成經營困擾,或有可能。在節能減碳呼聲遍及全球之際,開徵能源稅已經是愈來愈明顯的趨勢。可是,如果中油的訂價機制有那麼多「不能說的秘密」,就只會讓消費者更質疑油價的合理性,對開徵能源稅只會形成阻力。

面對不斷延燒的A錢爭議,中油既遲鈍於釐清問題,又未能及時與社會大眾溝通購油成本與訂價長期被扭曲的陳痾,以爭取對自己(也是國庫)最有利的做法,這樣的反應顯然缺少經營能力,亦欠缺責任感。

我們更要提醒政府,如果中油只會以降價來做為消除爭議的手段,卻無法迅速、完整、清楚的說明如何合理訂定油價,只一味討好開車族,無助社會整體節能減碳,這才是最大的不公與不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