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縣長周錫瑋召開記者會宣布退出年底新北市市長選舉,他的退選固然是因為民調不高,總統府、行政院、國民黨中央一致認為他應該讓賢,由民調較高的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代表國民黨參選。不論如何,政治是現實的,政治人物應該知所進退,然而,進退之間身段要美妙。周錫瑋提出的「後手哲學」就是身段美妙的一個標竿。
民調是很表面的,民調的設問不能太深入、不能太冗長,民眾多半是憑著記憶或片段的印象回答提問。民調無法反應實情,但是政黨又不能不相信和依賴民調,因為它是投票結果的唯一參考指標。沒有民調,光憑候選人自己說,或是憑著黨工的印象提名,和選舉結果一定有很大的落差。
外界認為周錫瑋是被自己的負面形象傷到了,「上山打老虎,下水捉泥鰍」掩蓋了他整治淡水河、取締非法砂石業者、推動綠色環保城市的功績。這兩則新聞形塑了周錫瑋愛作秀、缺乏判斷力的形象。做為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應該戒慎恐懼,稍不小心就被形塑成片面且負面的形象。
周錫瑋認了,他宣布退出選舉,不管他自己是如何考量,但是他非常注意下台的身段。他強調「不入府、不入閣、不掌國營事業」,這一點其實是民眾很在意的。政治上最令人厭惡的就是「酬傭」、「搓圓仔」,把職位當作犧牲品,讓不適任的人安居高位。過去國營事業董事長、總經理常成為酬傭的職務,才搞得經營不善、績效不彰,不是虧損,就是倒閉。
周錫瑋退選,不接受職位安排的理由,是政壇上一堆「老屁股」,位子換來換去總是這批人,他不一定要走政治這條路。「老屁股」是藍綠共同的問題,看來看去都是一樣的面孔,的確已經令人生厭了,選舉了二十年,還是這幾張「天王」的面孔,只有民眾可憐,沒得選擇。因為這些老人不願意下台,也不願意培植新人,民眾只好一再面對這些「老屁股」。
周錫瑋還提出一個很重要卻被忽視的觀念—「後手哲學」,就是要讓後面接手的人能很順利,這是負責任的態度,是任何政治人物都應該服膺的哲學。因為政治人物懷有私心,希望自己留給民眾最好的印象,因此不希望接任者做得比他好。最簡單的手段就是把預算花光,甚至透支,把難題留給下一任承受。
首次政黨輪替期間,陳水扁接手時,曾抱怨李登輝在國安部分沒有交接清楚,把它寫在《世紀首航》裡;八年過後,國民黨接手也同樣抱怨陳水扁交接不清;馬英九的幕僚還埋怨陳水扁在卸下台北市長職務時,不僅把電腦資料全銷毀,最後一天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把市長辦公室的鑰匙交出來。以後總統及直轄市長的交接都如此,地方縣市首長的更替就更不用說了。
「後手哲學」是對自己、對民眾負責任的表現,是政治良知也是道德良心,自己做了一任也好、兩任也好,總是接續前人的職志而努力,當然也應該讓後人能夠順利接事,畢竟政務是延續的、是代代傳承的。不管未來誰參選,政治人物都要有基本的認知
:第一,不要當政壇老屁股;第二,要服膺後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