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從陽光普照的加州,搬到四季分明的華府,對於冬季雪暴,滿腦子只記得兒時從家後院雪坡,坐著輪胎溜下來的興奮,完全不記得雪災的困境,等到大雪降不停,車子也埋在停車場不見蹤跡,這才傻眼。
過新年,住在華盛頓的兒子依例在除夕電話拜年,今年這個報平安的及時電話,來得格外教人釋然,原因無它,看多了《明天過後》、《2012》等好萊塢製作的災難片,今年對極端氣候特別敏感。
二月十日一場大雪,是華府入冬以來第三場降雪,第一波大雪降在耶誕節前後,害得當地居民來不及採買耶誕禮物和耶誕大餐,第二波是氣象局警告的半世紀以來的暴雪,結果不但打破一八九八底到一八九九年初降雪五十四點四吋的紀錄,還創下數十萬戶大停電的災情。
兒子剛從陽光普照的加州,搬到四季分明的華府,對於冬季雪暴,滿腦子只記得兒時從家後院雪坡,坐著輪胎溜下來的興奮,完全不記得雪災的困境。耶誕節那一波大雪來臨前,我在SKYPE上問他雪鏟買了沒有?雪胎備妥了嗎?食物採購齊全了嗎?統統漫應道OK,等到大雪降不停,車子也埋在停車場不見蹤跡,這才傻眼。
至於那場世紀暴雪,想起來還真教人打寒顫。這一次他倒是買了雪鏟,卻碰到前所未有的大停電。碰巧在停電前燈光不停閃爍的剎那時光,正是我們又在親子交談的時候,還沒有把暴風雪中應該備好取暖的材火、照明的手電筒、飲用水和乾糧等經驗傾囊相授,螢幕一閃、已經看不到他詫異的面孔。我在台北提心吊膽了好幾天,最後謎底揭曉,當時停電兩天一夜,沒錯,他也吃了兩天餅乾。
年初二的晚間接到老友從華府傳訊過來,大嘆還是台灣好,他們那裡在一波五十哩風速的暴風雪以後,又即將迎接一波新的冰風暴,可能還有一波大停電,看著戶外高可及肩鏟出來的的冰雪牆,想到下一波推門出戶不只是鏟雪,而是鏟冰、敲冰,真是手腳都發軟。
這一回,我為自己砌一壺好茶,坐下來細細回味,一九七八年二月那場橫掃美國的冰風暴裡,我們剛到華府不久,一樣是不識風雪的厲害,沒有為車換好雪胎,風雪夜裡回家時,車胎在巷口的下坡地打滑,越過馬路、衝過庭院,一路暴衝到鄰居家的大門口,險險才煞住車。
我們一樣遇到大風雪的停電,零下七、八度凍到不行,初次在壁爐燒材火,卻不懂得事先拉開煙囪口,薰得一屋黑煙還迫得敞開門戶散煙。
我們更不曉得,白天氣溫升高後融化的雪水,入夜後會在車道上結成一層薄冰,不用說,清晨一踩上去就摔一大跤。
人生的經驗,要在自己摔一跤以後,才痛到知道要避免重蹈覆轍,年輕人有他學習生活的過程,還是別叮嚀又叮嚀,讓他細細體會,人生因此才更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