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情小語】讓愛繼續循環

陳維賢 |2010.02.24
785觀看次
字級

三十年前,我任教於純樸小鎮的一所高中,在班上發起師生共同認養家扶兒童的活動,獲得全數通過,開啟了與家扶中心的不解之緣。

我問學生想要認養怎樣的孩子。她們夢幻般囈語:眼睛大大的;紮著俏麗的馬尾;有一對小酒窩,好像在挑洋娃娃,令人啼笑皆非。我正色告訴她們:「這些等待認養的孩子,都來自貧困或有變故的家庭,很可能面目黧黑、頭髮焦黃、衣衫襤褸,生活和教育都發生困難,亟需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及時扶持一把。」

那些年,透過通信、主動邀約、「相見歡」郊遊,讓一群青年學生在付出中學會關愛弱勢,學到善用金錢的力量,體會助人的快樂,更加珍惜擁有的幸福。

下一年我又在新的班級把愛延續。「點一盞燈,照亮一個生命,愛的循環只需要一個起點,就能讓更多的孩子受到溫暖的照顧。」課堂上我一再重複宣揚認養的理念,底下的大孩子熱烈響應。

有一次教到男生班,班會中決定送認養的女孩一個漂亮的布娃娃。約好一同前往的那個早晨,突然下起滂沱大雨,除了班長,其他人全遲到,十七歲的壯碩男孩,獨自抱著娃娃在車站徘徊,引來許多陌生詫異的眼光,說有多尷尬就有多尷尬。

我很體諒曾經接受扶助的孩子,自立後不常主動聯繫,也許是他們自卑、害羞,接受扶助的那段日子,是生命中不堪回首的沉重與傷害,衷心盼望他們現在都過得很好,不要因為人生偶爾出現波折就喪志,要因為被愛而學會愛人,將接收到的愛,化為正面向上的能量,有一天也能回饋社會,讓愛繼續循環。

元旦期間去了趟北越,見到受戰亂荼毒、生活拮据,失去童年應有歡樂的孩子,心生不忍,尤其一位女孩問我:「阿姨,妳有糖果嗎?」每次想起都讓我哽咽,因此回來後,徵得讀書會會友同意,以會名<愛閲>,透過家扶中心,共同認養越南兒童,如今各項作業已經積極展開。

目前大環境經濟蕭條,失業人口攀升,貧窮和家庭問題日益嚴重,兒童受害更深,期盼經濟能力許可的愛心人士,發揮個人影響力,幫助更多的孩子,能過簡單正常的生活,掌握受教育的黃金關鍵期,人格正向發展,迎向光明與希望的未來;也祝福所有曾經接受扶助的孩子,都能擁有開心的笑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