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紐約調派回台灣,任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一職後,第一次在紙上和大家談心論道、以文會友。希望藉著《佛教》叢書,每一課內容的引導,讓我們窺見佛法的智慧,充滿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讓我們張開智慧的眼,領略人間之美。
課文中,佛陀告訴我們,如何選擇朋友。有的朋友把你當裝飾的花朵,你有利用的價值,他就拿來戴上;一旦凋萎無用,他就即刻丟棄。有的朋友就像磅秤一樣現實,他要先秤過你的斤兩,才決定要怎麼跟你往來。有的朋友就像一座寶山,他自己的生命非常豐富,你親近這樣的朋友,你也跟著充實起來。有的朋友則如大地一般,能長養一切善法,擁有這樣的朋友,才是真正可以信賴、學習的善知識。
其實,我覺得這堂功課還可以反過來看,我們與人交往,自己又是屬於哪一品的朋友呢?是現實的,只想利用別人的?亦或關照、提攜別人的人呢?在社會上,你會算,別人比你更會算,但算計來、算計去,最後在精疲力盡的生活步調中,失去了單純喜悅的生命本質。倒不如提起勇氣,努力做好人,在成就別人的同時,完成自己的菩薩道。
各位可能訝異,做好人還要很勇敢嗎?當然是的,不但要勇敢,還要帶點傻勁,才能貫徹大師說的「三好」:身─做好事,口─說好話,意─存好心,這可是三業大修煉呢!修煉得好才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我之所以強調要有勇氣,實在是現在社會的價值觀太混亂了,一昧標榜虛華的「名牌」,而忽略了信用的「品牌」。只講究名牌,就會有官大學問大,有名不怕是好名或壞名的效應。
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衷心期盼〈福報佛學院〉的讀者朋友們,新年新希望,讓我們共同發願力行三好;讓「三好」的品牌成為社區的好朋友,讓我們成為三好大使,帶動三好家庭、三好校園、三好社會,讓二○一○年成為真正的││威德福海三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