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信用卡差別利率」新制上路,銀行估計,至少有六成持卡人利息負擔減輕。不過,由於各家銀行訂定利率的依據不同,引起部分持卡人不滿,紛紛打電話至銀行申訴,要求調降。
信用卡差別利率四月一日上路,中國信託、台新、國泰世華、聯邦、玉山、花旗、慶豐、萬泰、安信等銀行陸續實施,各家銀行給持卡人的最低利率在百分之八左右,其中以安信的百分之三點九九為最低。
銀行業者指出,各銀行有自己的信用評分系統,再搭配聯合徵信用中心的信用分數,給予持卡人不同差別利率。因此,同一個持卡人在不同銀行取得的循環利率會不同。
他說,除了各銀行評分系統不同外,還牽涉持卡人使用該張信用卡的頻率、每月刷卡金額及繳款方式與紀錄。例如持卡人可能常使用A銀行信用卡,但較少使用B銀行信用卡,因此,雖然都是準時繳款,但取得的循環利率就不相同。
第一大發卡銀行中國信託預估,該行約有一百萬名持卡人可取得百分之七點九九的最低利率。
第二大發卡行台新銀行表示,在該行近四百六十五萬張流通卡中,有一半可以拿到百分之十二的利率,取得百分之八最低利率者約占三成。
第三大信用卡發卡行國泰世華銀行估計,該行有一成左右的卡友、約三十萬人,可以取得百分之八的最低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