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位於台東縣東南方十八浬的太平洋中,南距蘭嶼四十五浬,與蘭嶼、馬公(澎湖)、小琉球並列為台灣四大離島。島上最高峰為火燒山,偏向西南。丘陵中,有座阿眉山,是昔日火山口遺址,東南臨海處,則為斷崖,山道崎嶇,宛然砌壁。西北與西南地勢平坦,適合人居,但仍是礁岩綿亙,崢嶸嶙峋,一直向台東方向延伸而去。
綠島地屬亞熱帶氣候,四季溫暖,雨量充沛,每年進入夏天後備受強風威脅。每屆此時,颱風冬季的季風,強悍無比,肆無忌憚的盈丈大浪,終日在浩瀚的太平洋中,掀起萬丈白濤,形成綠島地理景觀上的另一個特色。
綠島的陸上為青山翠谷,環海四周幾為珊瑚裙礁所圍繞,沿岸怪石嶙峋,驚濤拍岸,自然景觀十分壯麗。百餘年前,自台東成廣澳(成功鎮、小港)移入畜養的梅花鹿,為居民主要家畜之一,幾乎每戶均以飼養梅花鹿作為副業。綠島因畜養鹿隻日增,鄉公所已將公共造產的鹿隻二百多頭,放歸山林,造就出另一生態景觀。
綠島是由火山集塊岩構成的島嶼,因長年受風化及海水侵蝕,而形成曲折多變的海岸景觀。陡峭的台地海岸,嵯峨的獨立巨岩,如茵的階地草原,嶙峋的珊瑚礁群,潔淨白色的沙灘,與四周的蒼翠山巒,碧海藍天,構成一幅絕美的風光!
定點旅遊風氣日盛下,綠島無疑是最佳地點之一。目前,已完成的環島公路,長約十八公里,雖島小路不長,自然景觀卻得天獨厚,除了近岸處展露了部分黑色的火山集塊岩外,其他部分一片翠綠,島上植被濃密,生意盎然,從空中俯瞰綠島,可說是島如其名,綠意迷人。島上的風景據點不少,如觀音洞、將軍岩、海參坪、柚子湖、小長城、哈巴狗、睡美人、綠島燈塔、朝日溫泉等,各有各的逸趣,令人滌俗忘憂。
觀音洞位於觀音台地上,常年流水侵蝕岩壁,穿石成洞,為一天然深邃曲折的岩洞。岩洞內供奉白色觀音石像,香火鼎盛,是島上民眾的信仰中心。
將軍岩係由幾塊火山爆發留下來的熔岩,傲岸地屹立在海邊而成,遠遠望去,彷彿叱吒風雲的披甲戰將,揮軍陷陣,為一海灘奇景。
海參坪地處綠島的東北部,乃因集塊岩長久地受激烈海蝕,形成階狀海崖,更形成海拱與天橋等景觀。
柚子湖為一凹入的海灣,形成一處小平地,上闢有田園,且有十數戶具有百年歷史的古厝,以珊瑚石與石灰建築而成,格局十分特別。柚子湖本為一個小漁村,現已成一處廢墟,古厝已漸頹廢,田園亦見荒蕪,滄海桑田,使人頓生思古幽情。柚子湖海崖之壯麗景色,岩石嵯峨,景觀奇特,宛如山水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