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淑妙新莊報導】一支吸管,除了可以用來喝飲料外,還能做什麼?
六十五歲的藝術家黃朝份,年輕時曾畫過電影海報,而後在因緣際會下從事廟宇彩繪工作,但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環境改變,廟宇彩繪逐漸被機器取代,日益沒落。

在農會教授彩繪課程的黃朝份,創作草編已有十多年經驗,在學生的請求及好奇心驅使下,他開始嘗試以鍛帶創作手編作品,之後再改以吸管創作。他笑著說,只要會基本編法,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興趣、有恆心以及多練習,就能創作出許多新奇的造型。
拿著一把剪刀、尖嘴鉗、幾根吸管,只見黃朝份熟練地左拉右拉,不到三分鐘,一隻會點頭的龍已經完成,但為了增加趣味性,黃朝份再拿起一根吸管,左黏右黏,一根可以用來喝飲料、會點頭的「龍吸管」大功告成。
黃朝份也會利用吸管創作一幅畫,他表示,通常需要花兩天以上的時間完成,除非要展覽才會做。現在則是以小朋友喜愛的小動物為主,其中以貓熊所耗費的時間最長,他表示,如果想要呈現自然、立體,就要用剪刀剪六千次,才會有毛茸茸的感覺。
吸管創作品已超過四十種的黃朝份表示,只要運用一點巧思,就能產現出許多創意。例如「甲蟲」身上的殼,就是用開心果的殼去組合而成的,也達到廢物利用的功效。
一生跟藝術有密不可分的情感,平日也是雅石的愛好者的黃朝份,現在除了幫廟宇現場繪製佛畫外,假日則去當街頭藝人,他笑著表示,現在年紀大,有人想學他就教,當街頭藝人可以跟人群接觸,尤其看著孩子天真的笑容,就感到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