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名醫迷思 掛號何難之有

張文暉(高雄市/上班族) |2010.02.01
904觀看次
字級

我不看名醫 從沒漏夜排隊 就診不需等太久 看診品質也較好 惟健保制度也要檢討

筆者因常有病痛,經常出入醫院,從來不覺得掛號是件麻煩事。昨天看了報紙報導,才知道竟有人看病「漏夜排隊掛號」,質疑「為什麼網路掛號一年比一年難」、「門診額滿,一號難求」。

會有掛號難的現象,首先當然是「名醫迷思」,有些人看病非找名醫不可,所謂的名醫當然是醫術過人,或視病如親,但即使是名醫,每天一、兩百人掛號,從上午看診到天黑,不但勞累,每個病人看診的時間可能三到五分鐘,能仔細問診或治療嗎?

其次,所謂的名醫並沒有一定標準,筆者在網路上掛號常發現,各科主任常被視為名醫,掛號人數非常多,大家可能認為能做到主任,必然是醫術很好,殊不知主任是行政職務,未必醫術好就能勝任,而是看有無行政能力。

各科主任除了看診,還要處理行政事務,也很可能壓縮看診時間,於是變得和所謂名醫一樣,面對為數眾多的病患,沒有太多時間、精力看診,雖然未必影響看診品質,但掛號困難,總是累了病患自己。

筆者看診,通常避開所謂名醫、兼任行政職務的醫師,從來沒有漏夜排隊,也沒有掛不上號的問題,就診時也不需要等太久。

此外,筆者有時會選擇較年輕的醫師,這些醫師也許經驗不夠,但具備年輕人的熱忱,及初入社會的衝勁,看診的細心、耐心,絕非名醫能比;這些年輕醫師正在努力向事業巔峰爬,當然會設法建立「名聲」,所以他們的服務品質、醫療品質,可能勝過名醫。

只要去除名醫迷思,掛號何難之有?

不過,報紙報導,自從健保額度管制後,掛號愈來愈難,病患懷疑是醫院擔心看診病人愈多虧愈多,要求醫師減號或限診造成,雖然有此現象的醫院否認,但不無可能,主管機關應該調查;此外,衛生署欲調整健保費,就應檢討一些制度是否適宜,否則民眾會反彈,形成新民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