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眼集】來與去

心惠/文‧nyochi/攝 |2010.01.30
865觀看次
字級

「我的故鄉在那裡?」南韓弘盡法師八歲喪父時,就自問故鄉何處,二十六歲起四處工作、旅行,走遍三十二個國家,行至喜馬拉雅山,心想那就是他的家;看到珠穆朗瑪峰雲靄環繞的氣勢時,突然發現,有個「自己」出來揖手問候,說已經等待數千年了,這時他領悟到,人是會動的,人不會有家,家在世界中心。

還在求學的時候,我就想,世界這麼大,不認識它實在可惜,所以時常到圖書館借閱旅遊指南,夢想能夠揹著背包環遊世界。讀大學時,有次看見召募義工到印尼村落服務的啟事,毅然報名,母親很不理解我生活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到陌生的地方?我告訴母親:不想做個井底之蛙。

大學畢業後,我獨自搭機到國外實習,學習在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環境生活。記得抵達土耳其的第一個晚上,好想回家,心想:我為什麼要來這個奇怪的地方?在實習的公司裡,沒有一個亞洲人,也沒有人會說中文。但三個月之後,我卻捨不得離開。因為,我的視野開闊了;原來,世界的另一端是這麼有趣。

旅遊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讓我們發現這個世界的無奇不有,一樣東西可以有無量的方便權巧,一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文化與環境中,會有不同的看法,人的心胸因此變得寬闊,不會過分拘泥於對錯之中。

《華嚴經》有一首偈語:「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菩薩能夠像清涼月一般,常遊法界之中,是因為已超越垢淨的概念,以清淨心觀照一切事物,不像凡夫總是戲論對錯與好壞。所以,菩薩在六道中來去不動金剛座;而凡夫則隨業力的感召,不斷輪轉。

人生所經歷的種種,皆是過去造作的因緣顯現;而唯一能帶走的,是遭遇種種情景後,所做出的反應紀錄。當發現自己不斷徘徊在對錯分別之時,或許應該停下來想一想,那裡才是究竟的故鄉?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而生命的價值,就在勇於尋找心靈真正的故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