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釣詩心】人間憾恨

鄭頻 |2010.01.29
908觀看次
字級


我們都冀求人生的圓滿,然而,有誰能夠?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我們需要歷經多少人世的歷練,才能明白這個道理呢?
年少的時候,我們面對挫折失敗,經常哀傷流淚,「為什麼會是我?」紅塵輾轉,幾度飄零,不再是未解世事,心卻已斑剝蒼老,至此,也對人生有了寬容的諒解。
近日,讀李商隱的〈暮秋獨遊曲江〉,感嘆於對情的深深執著,人間才有這麼多的憾事啊。他的詩是這樣寫的: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春天荷葉生長時,在盎然的生意裡,並不全然都是一團歡喜。秋天荷葉枯殘時,也不盡然都是纍纍秋實的豐收。成長和凋零,生存和死滅,原都是相依相倚。所有的繁華富麗都不過是眼前的雲煙,轉眼就要飄逝了。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會是永恆的呢?風聲、水聲和無邊的寂寞罷了。人生也不過只是一場悲喜劇,嚴格的說來,傷痛多而歡娛少。一切的美好,其實是鏡花水月,留不住的。這麼說,難道人生只有悲哀嗎?也不必以這樣的消沉來看待。雖然,情難了,夢難圓,然而只要勇於面對苦難和缺憾,我們依然可以給予生命正面的肯定,願意接納,便有了一種對世事的洞澈和了悟。當我們在心境上有所超脫時,對萬事萬物也就多了一份珍惜的心,痛楚也罷,憾恨也罷,無非都是「人生的功課」了。
大自然中花草的榮枯,早已告訴了我們一切的繁華靡麗不足倚仗。人生的殘缺,不得圓滿,或許令我們惆悵,那是一種無奈,但是卻不該因此而喪志。有陽光的地方,也會有陰影的存在。讓我們感激生命中的美好,那是上天給予的恩寵;也讓我們感謝生命中的困頓吧,這也是提供我們學習的地方了。
我們不應由於缺憾的存在,就棄絕生命,那是軟弱和不負責,更辜負了行走人生的這一遭了。
李商隱的詩美,卻顯得隱約朦朧,但是這首詩有對人生的深刻探索,也特別的耐人尋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