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灣一年約有五十名至一百名孩童死於噬血症候群。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昨天發表PPAR活性劑可有效治療噬血症候群及新流感的研究。國家衛生研究院和成大醫院將展開臨床試驗,期待新流感再發威時能派上用場。
蘇益仁表示,噬血症候群多是病毒引起,包括EB、SARS、登革熱、B19、腺病毒等,病因是紅血球出現自體免疫抗體後,遭到吞噬細胞活化後予以吞噬,H1N1病毒也會引發此症狀。
他說,成大醫院以PPAR活性劑治療噬血症候群,已研究十多年,近三年來才完成動物實驗。越南胡志明市是成大醫院首次進行臨床實驗的地方,四名感染噬血症候群的孩童,原本六個月內會死亡,但去年用藥治療後,一人完全康復,三人病症改善中。
衛生署已核准國家衛生研究院和成大醫院進行PPAR活性劑臨床實驗,項目是流感引起的肺炎,這也包含新型流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