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每年約有三萬名國人進行心導管檢查或手術,必須靠醫師手部的扭力,對於一些複雜的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容易導致血管損傷或導管無法準確到位,振興醫院引進「磁導航心導管」,利用磁力定位導絲管在血管內行進的方向,可以降低治療風險以及手術中X光的曝曬劑量。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施行傳統心導管,當導管在血管中遇到不易轉彎的角度,醫師為了看清楚病灶必須不斷拍攝X光圖像,甚至得數度取出導管來修正角度,複雜手術可能費時二至五小時。
「磁導航心導管」系統根據患者照出的血管圖,繪製出病灶處的3D圖像,控制室可自動計算磁場方向,克服手動時遇到血管彎曲和角度的難處,手術室的醫師只要握著特製的導絲管,依此磁力導引前進即可,更精準到達病灶處,並且縮短一半手術時間。(記者邱麗玥攝)
由於這項設備使用磁力,因此帶有心臟節律器或植入心臟去顫器患者不適合使用;使用的導絲管耗材,也必須自費一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