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以來,中南美有八個國家(薩爾瓦多、安提瓜和巴布達、厄瓜多、巴拿馬、烏拉圭、宏都拉斯、玻利維亞和智利)先後舉行了大選,另有兩個國家(玻利維亞、委內瑞拉)舉行了全民公投,四個國家(阿根廷、墨西哥、海地和多明尼克)舉行了國會選舉。
今年除了南美最南端的強國智利以外,還有挾著豐富油源以拉美左傾陣營領袖自居的委內瑞拉、南美第一大國巴西,將舉行國會或總統大選。
哥倫比亞《日報》評論指出,三國的選舉結果將顯示,「左傾在中南美洲是一項深入的改革,還是只是一個過渡的現象」。
目前,「左」與「右」的分野在中南美依然存在,兩者立場雖有所接近,但仍有不同的理念和政策取向:右翼主張維護現存社會秩序,贊成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傾向於增長勝過公平的社會政策;左翼則傾向於民眾,贊成社會變革,主張國家干預經濟,有社會公平優先的取向。
左翼執政是中南美自一九九○年代開始的政治現象。現在,中南美左翼力量在政治舞台上仍保持主導地位,但當前正不斷受到傳統右翼的反攻。
巴拿馬、宏都拉斯、智利等國的傳統右翼,奪回了失去的陣地;巴西總統魯拉表示,不會為再次選舉而修改憲法,這一決定將考驗左翼能否繼續執政;來自右翼的哥倫比亞現任總統烏力貝,則將繼續爭取下屆總統。
一些左翼政府一味強調改變中南美政治和政權結構,但是在經濟、發展方面卻少有起色,沒有對如何真正提高貧困階層的收入、保護合法的中產階級經濟利益方面做出滿意回答。有些左翼政府甚至在執政十年後出現重大經濟危機的狀況,令選民產生不滿情緒。
在中南美現存的右翼政府中,多數國家與美國保持了較好的政治、經濟和貿易關係。這既可概括為美國對這些政府的「獎賞」,也為美國在中南美地區繼續保持了傳統的勢力影響。
古巴強人卡斯楚曾表示:「在歐巴馬任期屆滿之前,中南美可能會出現六至八個親美右翼政權。」由此看來,中南美左右兩派力量,仍將不斷展開新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