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市旗津天后宮為保留在地文化,向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申請複製「清乾隆三十九年 —打狗汛地碑」。天后宮將剛完成的複製碑,重新立於廟埕,讓民眾了解高雄發展史。
高雄舊稱「打狗」,清朝時期在「旗後(高市旗津區)」設有「打狗汛」,管理漁船進出「打狗港」,而紀錄「打狗港」發展歷史的「打狗汛地碑」,由旗津士紳潘三光在二○○三年捐贈給高博館典藏。
高博館長陳秀鳳表示,「打狗汛地碑」是一七七四年設立,碑記內容屬「官方示諭」性質,與打狗歷史有關。台灣現存示禁碑,多立於城門或一般陸汛,惟獨此碑屬水汛所立,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