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老化 當心憂鬱焦慮跟著來

 |2010.01.19
1107觀看次
字級

【本報新竹訊】重聽老人常會有憂鬱壓抑、拒絕社交等狀況;醫師提醒,藉由助聽器的輔助,老人一樣可以過正常社交生活,如果不積極促進聽力,聽力不僅更易退化,也更容易加速老年失智症的發生。

衛生署新竹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施水木表示,一名七十二歲的阿嬤,身體健康,行動自如,在家幫助照顧孫子。但最近常覺得與孫子交談時聽力困難,且戶外公園的鳥叫聲聽不到,也常聽不到門鈴聲而不知道要開門,因此變得比較孤僻,出現疏離及拒絕社交的情形,讓家人十分困擾。

施水木表示,造成老年性聽力障礙的原因,除了內耳聽神經老化外,遺傳、營養及代謝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另外,若長期暴露在噪音下,也會造成聽力障礙。臨床顯示,男性聽力老化比女性嚴重,都市居民的聽力老化比鄉下居民的聽力老化嚴重。

若無法與別人好好交談溝通,對自己會愈來愈缺乏信心,也會產生焦慮。重聽老人常有的心理變化,包括憂鬱壓抑、孤僻多疑、妄想易怒、拒絕社交及疏離親友等。因此,當重聽發生時,家人要積極協助病人做心理復健。此外,老年性聽力障礙無法用藥物或手術治療改善,但可配戴助聽器促進聽力。

施水木鼓勵有重聽的老年人多參加團體活動,擴展社交生活,培養興趣嗜好,信賴兒女親友,慢慢藉由助聽器的輔助,讓生活更有品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