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重聽老人常會有憂鬱壓抑、拒絕社交等狀況;醫師提醒,藉由助聽器的輔助,老人一樣可以過正常社交生活,如果不積極促進聽力,聽力不僅更易退化,也更容易加速老年失智症的發生。
衛生署新竹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施水木表示,一名七十二歲的阿嬤,身體健康,行動自如,在家幫助照顧孫子。但最近常覺得與孫子交談時聽力困難,且戶外公園的鳥叫聲聽不到,也常聽不到門鈴聲而不知道要開門,因此變得比較孤僻,出現疏離及拒絕社交的情形,讓家人十分困擾。
施水木表示,造成老年性聽力障礙的原因,除了內耳聽神經老化外,遺傳、營養及代謝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另外,若長期暴露在噪音下,也會造成聽力障礙。臨床顯示,男性聽力老化比女性嚴重,都市居民的聽力老化比鄉下居民的聽力老化嚴重。
若無法與別人好好交談溝通,對自己會愈來愈缺乏信心,也會產生焦慮。重聽老人常有的心理變化,包括憂鬱壓抑、孤僻多疑、妄想易怒、拒絕社交及疏離親友等。因此,當重聽發生時,家人要積極協助病人做心理復健。此外,老年性聽力障礙無法用藥物或手術治療改善,但可配戴助聽器促進聽力。
施水木鼓勵有重聽的老年人多參加團體活動,擴展社交生活,培養興趣嗜好,信賴兒女親友,慢慢藉由助聽器的輔助,讓生活更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