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遊說法上路將近一年半,內政部日前統計,除立法院有一百七十筆遊說登記,其餘政府機關全都不足十筆。像最近備受矚目的產業創新條例草案,許多公司在立法院公開遊說立委支持,僅一筆登記有違法之虞,而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的違規遊說檢舉統計則掛零,遊說法的約束力等同無效。
依遊說法,各政府機關應指定專責單位受理遊說登記,並按季將遊說登記事項公開於電信網路或刊登政府公報等。但截至九十八年底,除立法院數量最多,其次是內政部九筆、行政院八筆,其餘機關連五筆都沒有,少的驚人,這種數字誰也不信。
以立院為例,會如實登記的多屬公益性質社團法人,如全國教師會針對不同教育相關法案登記八筆,卻少見財團、營利事業登記。實際上,遇到爭議性法案,立法院裡遊說穿梭者眾,為何不見記錄?多名立委辦公室都指出,業者集體前往拜會遊說產業創新條例,但遊說登記辦公室資料中顯示,僅台灣產業園區發展協會登記,其它集體遊說的業者事後也未補登。
立法院遊說登記辦公室表示,他們依法僅負責受理遊說登記,若有違法或未登記之行為,只能有賴立委辦公室自行婉拒,遊說登記辦公室沒有稽查權力。
身為遊說法主管機關的內政部公民參與科也表示,他們並非第一線受理機關,只能被動等候檢舉,但目前為止,一件檢舉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