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兩岸金融合作監理瞭解備忘錄(MOU)生效,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最快今天可以來台買股。根據金管會證期局的資料,目前已有華夏、上投摩根兩家基金完成申請。但投資總額上限由十億美元縮水至五億美元,讓原本市場引頸期盼的資金活水利多增添變數。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指出,原本就不預期大陸QDII會對台股有立即效益,但此事具指標意義,想像空間仍大,估計權值股與科技股將是QDII來台投資首要標的。
據金管會QDII辦法,大陸每家QDII申請投資金額以八千萬美元為限,禁投資航空運輸業、廣播電視業、證券期貨集中交易、結算業、保全業、建築開發業、營造業及不動產經紀業、電信業。
央行總裁彭淮南認為,在開放初期應考慮金融穩定,因此敲定總額減半、總數不超過五億美元。但金管會也強調這是初步做法,第二階段將就總額、各檔限額及持股限制比率進行檢討,看是否需提高。
大陸QDII來台總額上限縮水,市場擔心將打擊投資人信心。但楊佳升認為,QDII來台投資的效應原本就要時間發酵,主因是對台股仍不熟悉,進場不會那麼迅速。另外,大陸QDII幾乎都是全球型基金,較難期待全數資金注入亞股或台股。
此外,目前大陸民間參與投資QDII的意願可能不高,因為目前股市已非低檔,且當地股市也正熱,賺錢機會不少,可能也會減低投資人將錢投入海外市場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