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證出世間禪法中,對治無漏的第二種禪法是「八念」。八念是八種統一心念的方法。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出入息、念死。《大智度論》第二十一(大正二五~二一五)八念義說:佛陀的弟子們,在清淨的精舍,或空的屋子、塚間、山林曠野中,善以運用九想,修持身體內外的不淨觀想,能觸發感受自身的不淨,生起厭惡感,甚至生起恐怖心。為了去除對此厭惡感所產生的恐怖心,可修此八念,以趨入解脫道。
此八項,之所以通稱「念」,是行人一心專注這八項於緣中,憶持讓它不忘失,故名為「念」。說明八念,有三項:一、八念是教門中的修持法,二、八念的修證相,三、修持八念之歸趣。
一、八念是教門中的修持法。佛弟子於清淨的精舍,或空屋子、塚間、山林曠野中,善修九想觀,以了知身體的種種不淨,而厭惡自身。同時,自我思惟:我是如何的不淨呢?臭屎穢尿,常常跟隨不離。這時,容易生起恐怖心,全身毛髮悚立;此時,也容易為惡魔作種種形相來恐怖行人,令行人道心退失。經中:佛陀告訴比丘,要去除恐怖心,應當念佛、念法或念僧,恐怖心自然會消除。故,念佛、念法、念僧此三念,是為去除怖畏說的。
問:八念中,後五念的因緣又如何呢?
答:假使比丘自己行布施、持戒,恐怖心即能去除。因為,假使破戒,會墮入地獄中,所以心生恐懼,不敢違犯。假使慳貪,畏懼墮入餓鬼道及得貧窮果報。自念自己受持清淨戒法及行布施,就會心生歡喜。若行人想要進一步破除心中的惡念,及破除慳貪的心,就要念捨。
上界的諸天,也是因為布施、持戒的緣故,才有生天的果報,我也如是布施、持戒,具有此種福德。所以念天福德,也能令恐怖、畏懼的心不會生起。十六特勝中,念數息時,能泯滅細心的覺照,所以現在念出入息,也能去除粗念的恐怖心。念死者,念吾人的五陰身,時時刻刻,念念都在生滅變化,從出生以來,處處都有死的危險,現在為何會怕死呢?有此念想,自除怖畏心。
以上,即是八念的修持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