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真能帶給孩子希望嗎?花蓮卓楓國小的孩子認為「上歌唱節目,一唱成名,才能改變困窘的生活。」為此,老師不得不絞盡腦汁讓他們眼光「放遠一點」,嘗試喜歡「閱讀」,所幸在新象交流協會培訓義工和學校精心安排閱讀課程的努力下,再透過進駐部落的行動閱讀車,終於吸引孩子目光。
卓楓國小主任田淑慧說:「兩、三年前,部落缺乏硬體設備,但在外界重視後,書籍基本上已足夠,只是學校發現:小朋友回家就不再碰書。」一來是家中無書,二來隔代教養家庭占多數,讓包括替代役多達十五名教師的比例,都很難改變全校二十八名學童的既有價值觀,好在誰也沒有選擇放棄。
閱讀計畫在全台推動,可對偏鄉原民來說,外界誘惑雖然少,但「電視」卻是書本的勁敵,因為書籍內容對困苦的原民而言,「實用性太少,與生活連結性也不強」,田淑慧認為,老師教小朋友要花很多時間;孩子的未來都掌握在閱讀計畫成員與捐書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