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異才」 使台灣立足世界

羽盷(台北市/教育人員) |2010.01.06
3873觀看次
字級

全國教師會公布去年重要教育新聞,包括十二年國教與開放陸生來台等政策,全教會認為,教育部在重大政策上與民眾宣導、溝通不足,造成認知落差,是政策無法順利推動,或被人民扭曲解讀的關鍵。

但我覺得,台灣教育真正的問題,根本沒有上過新聞媒體,也很少被公眾關心。

什麼是真正的問題?我認為,是現行的制度與改革辦法,都不足以培養未來所需的人才,無論十二年國教也好,開放陸生來台也罷,還是吵得沸沸揚揚的大學生上課吃雞腿、睡覺,或不斷的校園霸凌、教師不當體罰等,都是現行教育制度不符合未來需求的症狀展現。

如果沒有明確的願景,就不知台灣社會未來會變成什麼模樣,以什麼產業立國,需要培育什麼人才?只在現行教育制度框架上做改革,都是徒勞。

因為台灣現行教育制度,是為了替工業培養能達成高良率代工、製造技術的勞動人才而設計,在此前提下,教育以填鴨考試作為制度,走上對下的技能、知識單向傳授與教導,要求學生尊重老師,凡事都有標準答案,學生不需要思考,目的在培養統一標準化的平均值人才,整體平均素質很高,可是個別拆開則少有能獨立思考,或創造價值的人才。

如今勞動與土地成本不斷飆高,製造業大舉外移是不爭事實,台灣的未來不可能再靠製造代工,必須另尋出路,而新出路必須靠新人才創造,過去製造台灣經濟奇蹟的教育制度,已不適合,這也是為什麼高學歷失業潮在台灣不斷蔓延,不少人被迫前進中國尋找工作,因為中國目前還是代工製造,需要台灣過去培育的人才。

所以,台灣最大的教育問題應該是面對全球化競爭,要以什麼立足世界、需要培養什麼人才?

而且,未來需要的人才要懂得思考,能找到辦法活下去,而不是死背過時或網路一下子就可找到的知識,甚以死背知識的正確性,判斷是否為人才。

我認為,目前爭論的台灣教育問題,是無效、無幫助的假議題,政府若真要真改革教育制度與課程,該思考的不是一綱幾本或國文要增加幾篇文言文,而是通盤檢討現行教學方式,顛覆既有課程設計與人才評鑑辦法,廢棄過往的教導方式,改走引導學習,激發學生的潛力,鼓勵、協助孩子學習,及建立思考力,培養自行尋找答案的能力,而非傳授答案,也就是教孩子捕魚技巧,而非給孩子魚吃。

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說,未來的世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想在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中存活下來,必須培養獨立思考、自行找出答案的「異才」;台灣要培養異才不可能靠死背填鴨,若現行教育制度再不進行根本的典範變革,再過幾年,台灣恐怕連四小龍之末都不保。

羽盷(台北市/教育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