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砂石產量豐 珍惜使用綽綽有餘

洪長源(彰縣二林/文字工作者) |2006.05.14
443觀看次
字級

台灣高山多,河川急流短促,生產豐富的砂石,如果珍惜使用,綽綽有餘。如今不但不夠用還要進口,顯然這就是政府好大喜功的心態,還有欠缺對資源有限性的認識所致。因為政府在規劃公共工程及核准民間投資建設時,並沒有考慮到資源有限性的嚴肅問題。

還有許多「蚊」物館,無實際效用的港口、機場、交通投資,所耗費的資源,何只砂石?唯一的好處是政治人物可以從中獲取許多利益,累積下一次競選的本錢。

因求過於供,合法的開採之外,更有濫採、盜採的情形,破壞自然生態,又危及大橋安全,像以前高屏大橋斷裂,過度的砂石開採是禍首。如今連盜採、濫採也不足供應市場所需,還要進口,而當進口來源不繼時,就發生公共工程無法進行的危機,足見我們對砂石是多麼的不知珍惜使用。

而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砂石業者人人守法,不超挖、不濫採,那麼有很多公共工程及民間營造業將因無法取得砂石的正常供應,而勢必要停擺。所以其實盜採砂石政府是共犯,因為政府的工程專門收購「贓物」。

良好的砂石政策就是節制公共工程做起,先估算有多少砂石,才規劃多少公共工程,然後依輕重緩急辦理,如此又可以防止各級政府好大喜功的浪費金錢與國家資源,不然像今天政府早已債台高築,可是為了選舉,為了擴大「內需」,還是動輒「幾年幾百億」的空殼口號滿天飛,無限制的浪費資源,將如倪敏然說相聲「土石流繼續流,高山變成平地,台灣面積大一倍」。

地球只有一個,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可是我們總是愚昧的以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對大自然巧奪豪取,「斷橋」也算是大自然對我們反撲的一種警訊。所以政府對於砂石政策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放任市場的無盡止需求,因為只要需求存在的一天,濫採、盜採的問題也跟著一天存在。

有一天,如果台灣面積真的大一倍,但也許已變成廢墟,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