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堂堯專題報導】人們從事環境檢舉的理由百百種,有的因為新鮮刺激、也有的純粹為了混口飯吃,但原始目的仍不脫對環境和土地的關懷之情,就像中華醫事科大副教授黃煥彰(見圖,本報資料照片);他不為名利、不計得失,默默地進行河川、林地和農田的汙染破壞行為糾察和檢舉,不但是名副其實的檢舉達人,更是維護社會正義的環境鬥士。
去年十一月間,高雄大坪頂地區驚傳戴奧辛鴨事件:近萬鴨隻和魚苗養殖在用煉鋼爐碴填地的場址上,確認遭戴奧辛汙染後全部撲殺,當地共有七處嚴重汙染場址遭環保署列管;揭起本案黑幕的功臣,正是黃煥彰和台南社區大學的環境志工團隊。
「我從民國八十五年就開始檢舉汙染,至今已經十幾年了。」黃煥彰回想起年輕時,只是個喜愛攝影、觀察自然生態的單純青年,偶然看到記錄土石流等自然界遭破壞慘況的影片後,開始反思自己能做些甚麼,於是他獨自揹著一台相機回到故鄉台南,拍下一張張二仁溪畔遭嚴重汙染的畫面,展開漫長的「狗仔」生涯。
「以前我拍昆蟲、植物時,心情都很愉快,後來愈拍愈沉重。」十多年來,黃煥彰的腳步從二仁溪跨進造成嚴重戴奧辛汙染的中石化安順廠,從高雄大坪頂又走向儲水鹼化的桃園石門水庫,還數度前往林邊、那瑪夏等地記錄八八災情;他蒐集相關事證後會先交予環保或檢調單位,促請查察,若公部門動作太慢就開記者會,發動輿論壓力,盡一切力量讓環境傷害找到停損點。
檢舉烏賊車有獎金可領,但中央或地方的環保單位從未提供任何獎勵或贊助給黃煥彰,而志工團隊為了糾舉工作的花費,還必須時常進行募款;即使如此,黃煥彰在大坪頂爐碴案前看到環保署專人所用的手持式監測儀器,一具要價百萬、探測受汙土壤的效果卓著,他便以演講募得的二十五萬元,再自掏腰包湊足餘額,買下相同的儀器自行監測,他的堅持在案情水落石出後有了回報。
這一路並不好走,「做這種事就是顧人怨」。黃煥彰說,過去常遭恐嚇威脅,家人也不支持他繼續下去;問他為什麼堅持多年,「看到自己深愛的土地被破壞,很不忍心」。黃煥彰認為,環保工作首重「體會」,要體會山、河、土的「痛」;他也將這些想法和經驗落實在教育工作中,鼓勵學生關心生活周遭環境的大小事。
「執著,就有力量。」黃煥彰說,十幾年了,台灣的環境問題不但沒有改善,還變本加厲;看來他的守護行動還會持續很久,與台灣土地休戚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