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六年,日本通過首部「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滿一年,黑瀨有香子投入職場。一如其他事業心強的女性,她希望此法能為她打開機會之門,但她在某百貨企業頗有前景的工作,還是在十五年前生產後就此打住。
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通過後,日本工廠、建築工地和計程車方向盤後頭,就常見女性身影,但能坐上實權職位的女性則少之又少。
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統計,一九八五年日本企業與政府的管理職位,只有百分之六點六由女性擔任。雖然兩千七百萬職業婦女幾乎占所有勞動人口一半,二○○五年時,女性主管比率只增加到百分之十點一。
冗長工時 升遷阻力
女性議題專家說,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不過是日本問題的一環,嚴苛的企業文化,尤其是對上班時間應從早上直到半夜的期待,是女性職場升遷更大的阻力。
曾任主管兩性平權事務內閣大臣的豬口邦子說:「如果一天得工作十五個鐘頭,大多數女性都會放棄。面臨勞動力短缺的日本,正喪失國內一半人才。」
身為鑽石精機社長的獨生女,三十六歲的有石貴子曾體驗過這種極端版的性別角色。鑽石精機是她家族所有、提供日產公司測量儀器的小製造商。
人口不足 擴大錄用
十年前貴子生下大兒子,她爸爸將她解雇,指定這寶貝孫子為他的接班人。雖然如此,三年前,有石貴子的父親過世後,她還是繼任社長。
工程師出身的有石說:「我還是得不斷證明:女人也能當社長。」她每天晚上七點回家哄兒子上床睡覺,再回頭工作。如此冗長工時的負擔,迫使大多數有事業企圖心的婦女,在坐上管理階層職位前就離職。
不過,女權倡導者表示,企業人才需求日殷,已使少數但愈來愈多公司開始擴大錄用「總合職」女性員工—目標是管理階層者。豬口說:「日本人口不足正迫使大家改變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