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第一起新流感疫苗受害救濟,一名三十五歲男性接種疫苗後有疑似暈針現象,十三天後出現輕度雙腳運動不良、兩腳底麻痺、排尿困難;該男子原有椎間盤突出等病史,但因時序上無法排除,因此給予救濟五萬元。
接種新流感疫苗引發不適甚至似致死案例頻傳,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執行秘書劉定萍表示,目前收件有三十九件,已審議完成十一件,僅一件予以救濟,其餘十件均不予救濟。
昨天公布完成審議三案,該救濟案例經診斷為急性脊髓損傷及脊椎炎,雖然審議小組研判可能與自體免疫性疾病有關,但考量神經症狀在接種疫苗後的一至二周內確有可能出現,因此無法排除與疫苗接種無關,委員為此爭議相當久,最後決議通過成為國內為第一個新流感疫苗藥害救濟個案,但因關連性較低,給予救濟的金額較低,目前已逐漸康復中。
一名九歲女童接種疫苗次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快篩呈現陽性,八天後出現運動功能異常,但各項檢查均無異常,非器質性病變,而四肢肌力深部肌腱反射亦均正常,審議委員診斷為心因性轉化症,與疫苗接種無關,不予救濟。劉定萍強調,雖為心因性問題導致出現症狀、但非裝病,需耐心陪伴、心理建設,即可逐漸恢復正常。
另一例為五歲女童,研判其於接種疫苗後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可能與病毒感染或自身既有潛伏性病毒感染再活化有關,因新流感應屬不活化疫苗,其臨床表徵與本次預防接種無關。
另外有一名住在嘉義縣有肝癌病史的四十二歲男子,去年十二月十二日注射疫苗後即出現上吐下瀉現象,前天不治;檢警昨天相驗,因家屬懷疑死因與施打新流感疫苗有關,將擇日解剖,釐清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