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同學聚會,見到許久不見的美怡,自從去年她做了外婆,就不曾參加我們定期的聚會,大夥笑她正在享受含飴弄孫之樂,她感嘆的說是「苦樂參半」。
美怡是我們幾個經常聚會的同學中,第一位升任祖母的。談起育孫,心得頗多,她說,最麻煩的不是帶孩子,而是與子女的育兒觀念不同;上班的女兒訂下許多規矩,顛覆我們以前的育兒方法,美怡稍有疏忽,就會惹女兒不高興,讓她覺得壓力很大,原來就有的高血壓等毛病,更加嚴重。
小嬰兒七、八個月後,不管是爬或走,整天要緊迫盯著,怕他撞著了,或者亂抓東西往嘴裡塞,美怡擔心外孫受傷,每天跟進跟出,弄得腰酸背痛的;幸好最近請了個幫手,她才可以喘一口氣,出來與朋友聚會。
有些同學很為美怡不值,覺得她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拔長大,還要為孫子賣命,不但錯失與朋友聚會,還弄得小毛病不斷,犧牲很大;我則持相反看法,孩子需要我們時,在能力範圍內,給孩子一點助力,不但解決孩子的困難,還可為自己造就一段難得的祖孫情。
當年我在美國念書時,也是將襁褓中的小兒子,送回台灣一年,由媽媽幫忙照顧。多年來,小兒子與外婆很親,十年前他念大學時,特地找出一張外婆戴著髮捲幫他洗澡的相片,放大了裝框,一張送給外婆,另一張帶在身邊。
那時他還跟婆婆說,將來畢業後要在紐約華爾街工作,要婆婆搬去與他同住。現在他有了好工作,逢年節回台北,一定塞個紅包給外婆;外婆到香港,他也會想著外婆喜歡吃什麼,帶外婆去吃。
媽媽與美怡自願幫忙照顧孫輩,雖然辛苦,說起來還算幸福的。我們社會上有許多祖父母,子女丟下孩子,或者死亡,或者離家,他們一面要忍受失去子女的痛苦,一面還要擔負起扶養幼小孫子女的責任,甚至還得為三餐憂心,那真是一條十分艱辛的路。
還記得水蜜桃阿嬤嗎?兒子、媳婦、女婿都自殺身亡,她獨自扶養七個內孫外孫,她最大的心願是,種在山上的水蜜桃,能順利賣完,好供給孫子念書。
幾個月前,看到電視裡年輕的創作歌手,正在唱一首自創曲,歌名是「阿媽腦後的白髮」。這位小女孩,從小失去父母,阿媽每天忙著幫人家打工,沒辦法將小女孩抱在懷中,只有背在背上,一面做事,一面照顧。
在阿媽背上成長的小女孩,長大後最深的記憶,就是阿媽的斑白髮絲,小女孩對祖母的感恩,藉著這首歌呈現,十分感人。
這些祖母,都是平凡人,卻都在創造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