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繳稅的季節!能為國家建設奉獻棉薄心力,筆者光榮且驕傲,但看到媒體報導「電子金融業,免稅還有賺」後,只能三聲無奈:同樣是中華民國公民,待遇差那麼多!
前陣子,媒體曾大幅報導台北某家座落信義商區的披薩店重新開幕,現場擺著八輛嶄新的名貴跑車,總價值上億元。畫面一轉,見一位科技業者一邊大啖以鮑魚、魚翅等高檔材料做成的披薩,一邊故弄玄虛的向記者提及「家裡有二百餘坪停車場,只停放三輛車,除了心愛的保持捷名貴跑車外,還有兩輛用來盛裝愛車零件的貨櫃車。
金字塔頂端的奢華生活若此,羨慕卻不眼紅,畢竟人家也是用青春、健康換來的。只是,這般帝王生活,憑什麼能「免稅還有賺」?筆者每天來往於工作場所的路上,勞工朋友為養家活口,就算「日頭赤炎炎」,還是得打拚賺錢,「艱苦錢」可免稅嗎?廣大的公務員,生活雖較穩定,但吃飯還是得先看價錢,買衣還是得買「夜市牌」;繳稅季節一到,還是得縮衣節食、省吃儉用,只為籌措平均一個月薪資的所得稅,有優惠嗎?
科技產業促進產業升級,金融業者活絡資金流通,功勞之大,無庸置疑。但無論是培植高科技產業,抑或協助金融業者沖銷呆帳,政府總是習於祭出廉價的「負所得政策」,這種大慷全民之慨後,又有免稅優惠的政策,簡直占盡天下便宜。政府矢志追尋社會公平與正義,竟還容忍這種現象繼續存在,太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