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版十日讀者投書,論及「改善健保,引進多元保險人制度或許可解決問題,透過競爭增加健保局的經營效率,讓數個全民健保保險人同時存在,各自訂定費率、給付項目,並與不同的醫療院所簽約,民眾可視自身需要或保險人的經營效率,自由投保。若保險人不解決醫療浪費問題,只不斷以調高保費因應,必將被淘汰」,高見令人佩服。
健保局成立運作十一年來,連年虧損,經營的績效如何,全民自可公評,但健保局為了彌補虧損,一再運用手段,調高民眾「部分負擔自付額」和限縮給付項目,最近甚至還送交立法院「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想要大幅提高保費,不但學者專家譏為全面開徵「健保稅」,輿論也譁然,但健保局竟仍於年度預算編列高達七億多元的「績效獎金」,粗估每名員工將可領到四個半月的「績效獎金」,實在令人匪夷所思,讓審查預算的立法委員錯愕與不滿。
全民健保的初衷是藉由全民保險模式,分攤醫療費用支出的風險,立意甚佳,可惜我國的全民健保制度,錯在一開始就把執行單位,以立法方式交由健保局壟斷,在完全沒有競爭下,健保局的行政運作荒腔走板,醫療院所爭相A健保,還有藥價黑洞,圖利外國大藥商,制度已面臨破產崩盤危機,但健保局還仗恃法律保護,不但不思改進,還堂而皇之要求以修法方式強制漲價,真讓人到了無法容忍的地步。
立委林德福曾表示,健保局如果經營有成,發多少個月績效獎金,都無話可說,但如果成績平平、甚至還虧損百億,比照一般公務員領年終獎金即可,發四點六個月獎金實在太離譜,他一定堅持刪除這筆預算。筆者呼籲全民盯緊健保局這筆預算案,要求立委拿出道德良知,刪除這種不公不義的自肥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