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年底即已開始露徵兆,去年發生的全球金融海嘯,在二○○九年餘波盪漾,使得大多數人度過了憂鬱慘澹的一年;不過危機就是轉機,本周「社會觀測站」為讀者回顧今年發生的五大政經議題和相關新聞事件,並為明年趨勢做一前瞻分析,期許越過大波瀾後,二○一○年一切海闊天空。
新流感發高燒 健保調漲陷兩難
【記者張雅雯專題報導】今年最火紅的病毒非H1N1新流感莫屬,四月在墨西哥爆發,很快廣布世界各地,由於這是一隻新病毒,多數人無免疫力,加上傳出大量青壯年死亡案例,一度引起全球恐慌,後經世界衛生組織證實為傳播速度快、死亡率同季節性流感的「溫和性大流行」。
國內新流感疫情入秋後進入兩波高峰期,總計已有三十五人死亡、八百多人住院,校園實施「三二五停課措施」避免疫情擴大,曾有近二千班級數同時停課。雖然新流感有克流感可治療,但為避免產生抗藥性,「疫苗」被視為最有效的防治方法,除了採購國外的諾華藥廠疫苗,也促使國光生技公司研發首支國產自製疫苗。
在衛生署強力「催打」下,展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接種計畫,創下單日接種五十六萬劑的紀錄,疫情也明顯降溫;不過另一方面,接種後陸續傳出集體暈針、孕婦死胎、神經麻痺甚至死亡等不良反應事件,加上接種量較大的國光疫苗,遭質疑為了趕快推出,沒有經過完整的臨床試驗,雖然包括衛生署長在內的官員均親上火線,保證疫苗的安全性,但爭論未歇。
同樣具有爭議性的還有健保費調漲,衛生署長楊志良八月上任以來,即備有說帖要解決虧損多年的健保財務問題,雖以推動健保修法為改革目標,不過調漲保費被視為是最快、也最可行的方法,因此楊志良多次上媒體與民眾溝通,並擬在年底辦理民意調查,作為試探調漲的風向球。
然而在年年都是選舉年的情形下,漲保費被視為影響選票的政治議題,楊志良在十二月初縣市長選前論及漲保費,被國民黨立委嚴詞批評;由於明年下半年又有五都選舉,因此春季被視為最有可能調漲的時機,面對健保財務的迫切危機以及民意反漲壓力,專業判斷與選票考量恐將成為兩難抉擇。
同一時間點亦是新流感的關鍵期,專家不排除明春疫情可能進入下一波高峰,病毒株是否會突變?現有疫苗是否還能發揮效用?繼續考驗著防疫人員的應變能力;同時,是否還有其他未知的新病毒會冒出頭,也是不能忽視的另一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