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智慧型手機以及大眾對一百四十字短訊息的迷戀,推特(Twitter)在過去這一年展現驚人成長,臉書(Facebook)也超越微軟的MySpace,成為全球最大的社群網站,兩者可說是二○○九年網路的最大贏家。
臉書用戶 逾3.5億人
推特今年年初用戶人數約為兩百至四百萬人,如今已逼近四千萬;臉書今年規模大約擴張了三倍,用戶更已超過三億五千萬人。北卡羅來納州社交媒體顧問與SocialFresh.com創辦人克斯(Jason Keath)指出:「臉書和推特是大贏家!」
小布希政府時期曾任白宮副新聞秘書、並曾任職軟體巨擘微軟的史坦澤(Scott Stanzel)更比喻:「如果『臉書』是一個國家,將是全球人口第四大國。」
推特作為揭露新聞和溝通工具的潛力,在過去這一年清晰可見。今年六月,伊朗總統大選引發大規模示威行動。集會期間,首都德黑蘭的手機通訊被切斷、外國媒體的採訪工作也受到嚴密限制,儘管如此,仍有網友透過推特,將民眾遭攻擊的直擊畫面傳送到全世界。
與數百人 保持連繫
史坦澤表示,臉書和推特備受歡迎的原因,最基本還是在於為人們「提供個人生活和工作上真正的價值」,「只要擁有臉書帳號或是使用推特,你就可以與數百人同時保持連繫」。
ImageShack網站的創辦人和執行長李文(Jack Levin)表示,智慧型手機的風行和推特的成長有很大關係。他說:「推特是即時通訊和電子郵件之間的混血。」臉書則開啟了為外部趣味小遊戲程式設計者開放平台的潮流,它同時快速理解到讓用戶能隨時隨地上網的魅力。
這類微網誌和以往部落格的差異在於,前者是串聯網友的想法,一篇文章或言論由很多人接力完成,個人主動參與的凝結力會比較強;反觀在部落格時代,雖然可以透過網路大聲發言,但不見得有人聽到。
也就是說,如果部落格是一種「傳送訊息」的中心,微網誌則是以「接收訊息」為目的,也因此改變網友使用網路的習慣。
科技巨擘 爭相結盟
微網誌的大受歡迎,使得「即時搜尋」成為潛在的巨大商機,並吸引一些科技巨擘爭相結盟。
最近,Google、微軟紛紛與推特合作,讓推特訊息內容可立即在搜尋引擎上找到;微軟還與臉書敲定一項協議,網友可透過微軟的Bing搜尋引擎,即時搜尋親友在推特和臉書上的留言。
然而展望未來,克斯預測,推特的成長速度將會趨緩,明年的成長幅度恐怕很難超越今年。史坦澤也警告,如果推特「開始過度操作廣告訊息,或變得太複雜,他們可能會開始見到成長趨緩、甚至負成長」。
至於臉書,克斯表示,看來它將推出線上付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