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三朝看牡丹--本草話牡丹

慧珠/文 歷史博物館/圖‧資料 |2006.05.12
412觀看次
字級

俗話說:「家有百藥園,不要請醫生。」

牡丹原是野生在陜西和甘肅秦嶺山中的野生灌木,花期僅約二十日,所以又名廿日草。西漢時,人們發現了它的藥用價值而開始用它的根皮做藥材,叫做丹皮,是中國較早成為家栽的園藝化栽培植物之一。通常於秋至春季間採收生長三到五年的植株,挖取根部,縱直切破除去木部而得根皮,因此藥材飲片成環形或半環形,兩邊略向內捲曲或張開。具特殊香氣,味微苦而澀,稍有麻舌感。

牡丹根皮製成的「丹皮」是名貴中草藥,為中國廣泛使用的重要藥材,《本草綱目》十六章五瞿麥集解:「人家栽者花稍小而嫵媚,有細白、彩紅、紫赤、斑斕數色,俗稱為洛陽花。」
 
魏《神農本草經》敘述:「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本草綱目》記載:「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又載:「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另外,在甘肅省武威縣發掘的東漢早期墓葬中,發現醫學簡數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記載。

其性微寒,味辛、無毒,是一味涼血妙品,能清血,活血散瘀,入心、肝、腎三經,對陰虛骨蒸、無汗、口渴、經閉等都有神效,有散閼血、清血、和血、清熱、止痛、通經之功能。
 
據最新研究成果,丹皮中含有十三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抗癌物質。

由於牡丹皮有特殊氣味,具有驅蟲作用,可和其他藥材一起貯存而達防蟲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