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帝(三任文帝)劉義隆,在首都建康(南京市)雞籠山,興建學校,分別請教師講授史學、玄學、文學、儒學,稱為「四學」。
司馬光曰:「《易經》說:『當一個君子,要多了解前人的言行,使自己的品德增加。』孔丘說:『語文,求它能夠表達。』這就可以看出:史學是儒學的一部分,文學是佛學中的小事。至於老子、莊子──玄學,則崇尚虛無,根本就不可以用作教材。求學就是追求真理,天下沒有第二個真理,怎麼會有『四學』!」
司馬光「可以看出」的言論,我們卻實在「看不出」怎麼會有那種結論,他所引用《易經》和孔丘的話,更跟他「可以看出」的結論無關,可是司馬光卻硬生生推出那種結論。
意識形態一旦堅硬如鐵,就會把所有的幻境當作磐石,在上面猛蓋亭台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