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江陳會期間,開放陸生來台、承認大陸學歷之事,在立法院被提起,教育部為避免落人「用台灣錢養大陸學生」口實,在研擬的政策中禁止大學以政府補助經費,提供陸生獎學金,學費並比照私立學校,還限制陸生人數。
這麼小家子氣的政策,難怪陸生認為「三限六不」是歧視,優秀學生不會來台。目前是地球村時代,基於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原則,若其他國家提供陸生良好條件,那麼陸生何必到台灣讀書,何況台灣的大學素質及國際排名,對優秀陸生來說形同雞肋,不如不要。
如此一來,將使得開放陸生來台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流於口號,與政策宗旨牴觸,無法藉此加強兩岸互動。
既然馬政府重視兩岸關係,就應該保持一貫態度,才能發揮實際功效,若凡事憂讒畏譏,會予人「進一步、退兩步」印象,難以臻於大開大闔,除了陸生不滿,台商及在野黨亦未必領情。
任何互動交流都需要做到雙方互惠,既然要開放,就給予陸生平等待遇吧,才能招到優秀學生,進而發揮影響力,對兩岸交流產生正面功能。
一帆(台北市/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