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佛光山

書戈 |2005.08.26
416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的確是人才濟濟。

單看迎春的花花世界,前山後山、高高低低,彎彎曲曲、方方塊塊,依地形山勢,布滿了奇花異木的花藝佛燈,超逾十萬又十萬,看得人是那麼的賞心悅目,是那麼的心花怒放,更是那麼的寧靜、祥和,佛、禪流布在時空間心情清爽安詳,真箇是佛水長流人安樂。

大概是七、八年前吧!佛光山初修蓋有屋頂,長長的可遮陽遮雨的登山步道,以及可容納逾三千輛大小型車輛的免費停車場,皆是大工程大手筆,我直覺是未免小題大作,甚至「好大喜功」,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可是今年初一上午八時許,我趕早抵達,也只有稀稀落落,八、九、十個空位了。如今,連上正在大興土木的佛牙紀念館,前山後山佔地已逾上百公頃的佛山聖域,處處人潮、處處花,更多處處佛音的悅樂。禮佛參訪的人流,一天便逾十萬眾。

星公上人度眾迎眾的博深佛境,真非我輩俗人所能知測一、二,但亦得他的高徒,信眾合十力千力萬力於一力,才能一一施展、落實。所以我說:佛山真是福地、人才濟濟。大師早年曾自撰一聯:

一山五嶺天下少,
兩院七眾世間稀。

學問僧尤多。興國昌業以人才為本,佛光山亦然。(今之寶島,短短三、五年,教育是如此的迷失方向,榫頭錯接,真是寒心復痛心)早年的慈莊、慈惠、慈容等僧尼,能耐在信眾間無人不知,都是留日的才女,且行事風格有比巾幗英雄,德才智兼備,為佛法的宏興,走遍了亞、歐、美、非、澳全球。正如星公上人常說,他連一張幼稚園畢業證書都不曾擁有,可世界各地(自然包括台、港、澳、大陸)他都走遍遍。弘法道場,十數年間由三、五十個,擴展到逾三百道場,國際佛光會更是發展神速,會員已千百上億。過去英倫三島有日不落之稱,多多少少是先武後經侵奪而來;佛光山則是用心用愛擁有了全世界。大師飲譽全球,佛法的喜捨,是佛陀的愛、仁、慧,是慈悲的向力信願,是自然自求的皈依!

星公上人亦是人,他的五官不比你我多一官,七竅也不比你我多一竅,他是人間的佛!釋迦祖亦是人,有父有子、有血有肉,也有情。他是在人間第一個成佛的佛祖,佛陀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明,他修成佛祖後,比神還神。

佛光山的高僧、菩薩有多多少?就以學問僧而言(他們的辦道、治事、管理才具亦是一流罕見,若在俗世間也是張、施、王、辜之輩),據我所知,躋身學術界碩博士,一門深入知名學僧亦不下十人。慈怡、依淳、依空、慧開、依昱等等,他們受聘禮請進入校園,不是現任的院長、所長、系主任,就是已卸任了上述職務後,專任教授,挪出更多時空,弘法度眾。

他們真做到了「教育不忘佛法,弘法不忘育才」,曾有人說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教育。是人心的教育,是教育大眾如何做人!大虛大師說:人成即佛成。確是一言中的。

星公上人的佛思、佛智、佛行,是由佛祖、惠能大師、太虛一脈相承,是人間佛教,在人間成佛。

我大年初一上山,禮佛、拜年、賞花。雖沒有爭得頭香,卻是趕了個大早,由於去歲暮春大陸絲路行,翻山越嶺去戈壁,急又速的一程又一程趕,傷了腿、跛了腳,不良於行,待我走到傳燈樓,大師早已上後山巡園迎眾了。自然緣慳一面,我剛坐在客室飲佛光茶,依空、依淳兩法師先後走進來,多年不見(我曾在佛山行走十四年,回紅塵又三年),互道新禧,對座閒話佛緣,亦涉世情。我畢竟是個俗人,「似僧有髮,似俗無塵」,如今漸老,只想閒走天涯,看山看水看景看人!依淳法師說:我看你身子骨、氣色都還挺好的,怎持根拐杖?我說:都怪自己,自不量力,跑了一趟絲路,見到的仍是塊塊片片黃中帶黑的大戈壁。玄奘大師真是千古一人,寧可前行一步亡,不可後退三步生。他那分念力、毅力、耐力,忍受飢苦、孤寂、落寞的悲心、願心,若非不可一世的人傑聖雄,何能臻此偉業。真箇是「人定勝天」,佛菩薩的加持保佑啦!

我又是飛機、汽車、火車,第三天便成了「行不得也哥哥」的跛翁。但我至今無怨無悔!因為我到了高昌故城,看到了當年玄奘說法的廢墟,我更看到了敦煌洞窟,佛菩薩的莊嚴、慈祥的聖容,實在太富厚、太輝煌、太悲麗了。仍是那麼的五彩繽紛,栩栩如生,可再聽導覽說:那些無知無禮無明的日軍,竟將洞窟當成炊事房,文化大革命時的紅衛兵,依舊如法炮製,熏得整洞黑塵塵,我難過得眼淚直流,世間怎有如許多,是人怎做非人事!再加上那貪財的蠢道士整捆整批整束的,只要丟下小許錢財,讓英、法、義、美、日的學人掮客,要取多少就取多少,搶奪而去!我又悲憤莫名,成了怒目金剛!如今,我腿傷已癒百分之八十了。春夏之交,又可縱遊大陸河山了。

佛菩薩會保佑你的,敦煌學專家依淳法師說:去年我本要去敦煌參加學術會議,也因腿疾作罷!我們都不勝唏噓感慨?好在大陸當局,亡羊補牢,不但重視,更加強維護,成立敦煌研究院,培育人才,敦煌學已成當代世界顯學,重現敦煌聖城的光芒,似能指日可待。

依空法師說:莫說你今天未見到師父,我們由昨天起,到現在也都未見到師父,師父實在太忙了。依淳法師插話:有天我笑說,師父,我們想求見您,比見佛祖還難!

福人佛佑,大師身體還安康吧!今天我也不等不找了。請兩位代我敬拜致意吧!
好!你是知道的,師父表象還不錯,有時還不拿拐杖,也是早逾七十,近八十的長者了。他是硬搏啦!

大師腦子裡只有徒眾,只有佛陀,只有佛光山。沒有白天,大師真是為法忘身啦!
僅舉一事,便見端倪。那是我親眼所見,感動得畢生難忘。在大師或許是極平常的,在我看來的是匪夷所思的行為。那一年是大師才動了開心大手術,回到山上靜養,一天,我路過小型會議室,容百人左右,永莊法師(侍者)竟站在櫃台邊,遠遠的我指指裡面,她會意的點點頭,做了相同手勢回應。我快速走近,她說:師父剛進去,還未講話,我三步併一步入內,敬陪末座,大師正好挪動身子坐好,一手吊著點滴,一手持著麥克風,不是講三、二句話,或是三、五分鐘,這一開示足足九十分鐘。聽得我自然法喜滿懷,也聽得我熱淚盈眶!

一位高齡長者,一位高僧大和尚,一位才開了心的大師,就那麼自然又必然的宣示佛法真諦了。

這就是大師,星公上人,不為個己求安樂,只為眾生得離苦。這就是佛祖的精神、風範!這就是佛光山。(九十四年新春於高雄淡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